(戚跃潇 臧明宏 范可心)“偷完东西再悄悄还回去,是不是就没事了?”“错!当你把东西带离原处那一刻,‘转移占有’已经完成,犯罪事实就发生了——归还只能减轻惩罚,但无法抹去错误。”在赣榆区“红榆伞检护未来”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内,检察官的声音清晰有力,一场意义非凡的法治教育与自我认知团体辅导活动正在开展。
本次活动由赣榆区检察院联合赣榆区家和社会工作事务所共同举办。检察官从盗窃罪、抢劫罪等与涉案未成年人紧密相关的真实案例切入,深入剖析案件背后涉及的法律法规,将冰冷法条化作有血有肉的警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未成年人直观感受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明确法律红线不可触碰。课程结束后,检察官现场组织了法律法规测试,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奖励检察文创,将学法热情推向高潮。
随后进入自我认知学习环节。彩铅在纸上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专注的气息。在家和社工的引导下,少年们正一笔一画勾勒属于自己的“生命树”。
“这是我画的,每一片绿叶上都写满我的梦想……”一名未成年人讲解着自己绘制的作品。家和社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开展“绘制生命树”这一趣味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发展自我4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在社工的帮助下制定出各自生命树茁壮成长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为未来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赣榆区检察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法治教育与自我认知相结合,是检察机关与社工协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不仅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还帮助他们在成长关键期更好地认识自我,增强心理韧性,助力他们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逐光前行。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