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年轻一代成养老行业生力军 “青春”接力 情暖“夕阳”


(□ 郑非凡 刘扬)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沿,28岁的养老院社工吴悦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领着老人们来到活动室,“拍拍手,摆摆臂,转转腰,笑口常开福星照……”吴悦随健身操的节奏念着养生口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走进我市多家社区及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的各个岗位上都能见到像吴悦这样的年轻身影。据悉,当前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1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69%,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多的老年群体与正值职业奋斗期的年轻一代相遇,当“青春”与“夕阳”撞个满怀,“朝夕相伴”的代际互动,正逐渐铺就养老服务新图景。

守护

“青春”力量注入“夕阳红”

耿民民是我市社会福利中心一名“85后”养老护理员。面对中心内70%以上的失能老人群体,她深知照护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隔壁的骆奶奶刚来时卧床不起,患有肺栓塞、帕金森等多种基础疾病。”耿民民回忆,“我严格按照医嘱,每天定时为她服药6次,并配合专业护理,现在看到她能独立下床稳步行走,这份成就感让我倍感欣慰。”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耿民民已荣获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在日常工作中,她不仅悉心照料老人,还承担着新人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指导工作。“随着国家为养老护理员建立职称评定体系,我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并扎根这个充满温度的行业。”耿民民充满期待地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意到了养老服务赛道的市场与机遇,并积极投身其中,吴悦就是其中之一。“我是2022年入行的,疫情后大家更在乎职业的稳定性,我也看好养老行业的前景。”吴悦起初是海州区九如城养老院的接待人员,后转岗为社工,每天带着老人做活动之余,还积极学习行业资格考试,目前已考取社工证、消防员证。

“从前台到活动室,工作重心转移了,知识储备也得跟得上,看到爷爷奶奶们在我策划的文娱活动中舒展眉头,身心状态越来越好,这种价值感和满足感是难以取代的。”吴悦的负责与耐心打动了老人们的心,被他们亲切地唤作“小吴姑娘”,她相信养老行业不仅是社会刚需,更承载着温情、专业与未来。

作为我市首家“老幼共托”实践综合体,海州区路南街道葵花社区钟声0-100岁亲亲宝贝园的青年教师们正肩负起双重照护职责,在转型实践中,他们纷纷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资格证。

“目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老幼共同参与的课程,让社区的活力老人参与到课程中来。未来规划搭建托老项目,在全能化助老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的护理环节中需要老师们掌握专业科学的方式方法,为老人们提供康养、陪伴、心理疏导等全方位服务。”钟声0-100岁亲亲宝贝园园长韩菲菲介绍。

无论是坚守一线照护,从事运营管理,还是护航“享老”愿景落地生花的从业者,年轻群体正以青春的专业与热忱,在守护“夕阳”的坦途上熠熠生辉。

萌芽

新生代重构养老新业态

养老行业需要年轻人武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在“互联网+养老”以及具有学科壁垒的专业服务中,年轻人可以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服务,为行业注入全新活力。

“打开小程序就能跟着做康复训练。”“上次教您的智能手表用得还习惯吗?”“系统会持续升级,老人有突发状况会第一时间响应。”这些贴心的叮嘱,是周鹏的工作日常。去年,26岁的他入职连云港众力达健康管理公司担任技术主管,随团队进驻海州区新东街道文昌社区,试点推广智能助老设备。

将国内前沿的智能养老助老系统集成到社区服务小程序并常态化运维是周鹏技术团队的核心任务,他们每日都到社区为老人免费做数字化健康评估,上门安装智能辅具设施与安防系统。

“多亏了安装AI康复盒子,我父亲可以在家人的辅助下跟着医学专家录制的视频动作进行复健,现在他的进行性下肢萎缩症状明显有所延缓。”张大爷的女儿提及此事,心中充满感激。

“养老行业的未来离不开科技赋能,我们年轻人作为数字原住民,对智能产品有天然的敏感度,特别是拥有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背景加持的年轻一代,是数字化养老产品研发的主力军。”周鹏相信,年轻人的专业知识是养老事业的宝贵财富,广阔的养老市场也必将回馈他们的付出与期许。

在海州区新东街道双园社区,24岁的针灸师匡正将所学中医知识用于社区康养服务,积极助力居家养老实践。“我膝关节不好,以前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多亏了小匡,针灸了一个疗程后,现在能正常走路了。”居民孙阿姨的体验,是匡正众多老年患者中的一个缩影。

“未来,行业必然向智慧化迈进,不能仅靠人力。我们既要引进掌握数字技术的青年人才,也需现有从业者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数字化知识,从理念到行动推动智能养老落地。”市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张巧青表示。

展望

筑牢养老服务人才“蓄水池”

养老服务人才是支撑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目前,年轻从业者在行业内的占比仍处低位。收入待遇不尽如人意、社会认可度偏低以及从业者学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人员流动性居高不下,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张巧青坦言。目前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特别是同时具备医疗、康复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拥有专业背景的年轻一代无疑将成为破局养老服务行业的中坚力量。

如何让青年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加强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与多所高校的养老服务专业进行校企共建,本专业学生在校园里对于养老护理、康复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都进行了系统学习并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证,上学期间就能来我们集团进行实践,提前探索适合自己的服务领域。”海州区九如城养老院行政主任严靓告诉笔者。

就年轻人才加盟养老服务行业,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争取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保障待遇,对于他们合理可行的创新实践予以支持,目前,我市已为养老服务人才设置行业补贴。此外,我们会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典型选树,提升全社会对于这一职业的认可度与支持,为养老人才的职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着力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