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胜)近日,港城迎来高温,不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带着家人和朋友,来到海边浪漫赶海:爬礁石、捡贝类、下海游泳、海边垂钓,他们尽情享受亲近大海的乐趣。然而,个别人不听劝阻,贸然深入危险区域,出现滩涂被困、礁石摔伤等险情。
在浪漫赶海时,如何避免潜在险情?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居民和我市消防救援部门工作人员,为您夏季平安赶海保驾护航。
提醒一
海滩玩耍 勿忘潮汐变化
近日,我市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内,前来赶海的人络绎不绝。有人拎着小桶在泥沙中翻找,有人带着孩子在浅滩嬉戏。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中,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穿着救生衣,在海边向游客介绍赶海安全知识。现场,前来游玩的李先生一家三口正在沿着滩涂准备向更深处走,消防队员及时劝阻。
市消防救援支队黄海路消防救援站的杨彭豪介绍,个别游客玩耍时,因为不了解潮汐变化,会任性地沿着滩涂向深处走。个别人会出现陷入滩涂内的窘境。“退潮后,海边的滩涂区域踩上去容易陷足。一旦腿脚陷入泥沙内,脱困难度不小。很多时候需要边上人的救助,才能最终在涨潮前脱困!”
杨彭豪介绍,除了滩涂,有的海域周围分布着各种礁,不少游客想要亲近大海,所以会爬上礁石游玩,“有的礁石距离岸边有一段距离,打卡拍照的游客在上面玩耍时,常常忘记时间。而大海涨潮的速度非常快,很多时候,半小时时间里,这些礁石就可能被海水淹没!”救援人员提醒。广大游客在赶海前一定要提前查好相关海域的潮汐表,选择风平浪静的天气出行,选择正规景区内赶海区域。遇到台风预警或暴雨天气,不能下海。
提醒二
海域游泳 远离离岸流
杨彭豪介绍,除了潮汐变化,有着“海滩隐形杀手”之称的离岸流,也是常见的海边安全隐患之一。所谓离岸流,学名“裂流”,是指当强风吹向海岸时,海水形成的海浪不断从外海拍向岸边,堆积过多的海水会沿着沙滩的平行方向移动,并逐渐汇集成一股强劲水流,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且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因此危险性极大。下海游泳的人或者紧靠深水的游客,一定要远离离岸流。”
“相关人员如果在海中突然遇到离岸流,要保持镇定,不要急着往岸上游,那样会消耗大量体力。应该调整好呼吸,放松身体,保持姿势,口鼻向上露出水面,可以大声呼救,同时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另外,每年夏季也是水母等海洋生物的活跃期,海边浅水区可能更容易出现。“它们大多身体透明,在海水中不容易被察觉,很容易在人们玩水或赶海时造成蜇伤。相关人员如被水母蜇伤,不要用手抓挠,先用海水冲洗伤口,随后可戴上手套,用镊子等工具移除水母触手并及时送医处理。”救援人员提醒广大游客,在海边游玩时,最好穿着长袖泳衣和游泳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降低被水母蜇伤的概率。如果在海水中发现水母,要立即远离,不要尝试触碰或捕捉。
提醒三
科学海钓 避免摔伤落水险情
近日,市区连岛附近周边区域,有不少喜欢海钓的人用甩竿钓鱼。“钓友”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夏天都会有海钓爱好者来连岛周边钓鱼。“之前还有的人,通过绳索等工具下降到防波堤上钓鱼。海浪大的时候,人很容易被卷进海水里,我都选择安全区域钓鱼,毕竟安全第一。”
海边垂钓,如何避免风险?当天,记者联系了我市消防救援部门一名工作人员。他介绍,各地发生的海钓救援案例并不少见,常见的有游客贸然深入海边礁石钓鱼被困、海钓过程中摔伤和垂钓时不慎落水等。受到海边地形和天气影响,救援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救援难度不小。
在海边垂钓时,要做好以下科学防护事项。首先,要遵守相关管理方的管理规定,勿要深入沿岸危险区域,海边礁石经过海水常年冲洗,表面光滑潮湿,一旦滑落摔倒,易造成身体摔伤。其次,垂钓者要穿好防滑鞋、带上救生衣和通讯工具等,勿要单独出行。最后,要关注天气变化,遇风雨等恶劣天气,严禁出海或登礁钓鱼。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