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烈日下的“管道长跑”

(记者 朱迅 通讯员 范兰兰 唐梦玲)昨日下午,在魏口村魏口桥附近,地表温度已远超手机天气预报显示的34℃。这是海州区重点民生工程———新坝镇魏口村老户庭院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铺设现场。这项工程,需要燃气工人们在地下敷设中压管道约3000米、低压管道12000多米,为魏口村老户庭院接通天然气。


  站在新坝镇魏口村魏口桥边,四处空旷得很,乡村的小道上没有遮蔽物,除了光光秃秃的电线杆,就是被蒸得“冒着热气”的农田。此时,几个蓝色的身影正顶着烈日,在灼人的暑气中忙碌着。他们脚下,一条关系着全村500余户村民告别“扛罐”生活的天然气管道,正一寸寸向前延伸。


  阳光肆意炙烤着裸露的土地和管材,这些管材和器械被晒得油光发亮。站在烈日下不到10分钟,记者已经汗流浃背。


  连云港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管道焊接队的辅助工邱明东俯下身子,仔细检查标有黄色线条的燃气管道。他的任务是对管道进行热熔、焊接,每一根燃气管道的焊接都需严格遵循步骤:洗消、加热、对接、冷却。


“一个接口焊完,大约需要32分钟。”汗水在邱明东的脸上流淌,流到皮肤褶皱处停留一会,到快要溢出时再缓缓滑落。“一天能焊180米到200米左右的中压管道,不敢停,村里村民都等着用气呢。”焊接管道的热熔机不停运作,机械的声响渐渐盖住他的声音。


  另一头,顶管穿越队的6名工作人员也在有序作业。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4机组机长负责人张磊正指挥机手操作钻机,机手紧盯着钻机的导向仪屏幕,把钻杆伸向被挖开的地下,用其将燃气管道顶下去。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连云港城市负责人曹建业介绍,他们正采用“顶管穿越”方式作业,用长3米、重120斤的钻杆,将焊接好的管道从地下1.2米深处向前顶。在这之前,钻杆需要两名工人合力搬运、安装到钻机上。因为钻机靠近地下的泥土砂浆,衣裤被弄脏也是常事。


  新坝镇魏口村老户庭院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经理李然说,目前该工程中压管道已铺设500余米,低压架空管道铺设了7600余米。该工程投用后,可实现全村90%的天然气入户率,这不仅能改善村民的生活能源结构,提升生活质量,还对减少农村燃煤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夕阳西斜,机器的轰鸣声还未停歇。燃气工人们的汗水滴入这片土地,也浇灌着500多户村民清洁能源生活的希望。返程路上,车轮碾过的田埂旁,新埋下的燃气管道在地下延伸,为这个村庄输送着新的生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