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零押金”入院到“零跑腿”出院 住院“零障碍”背后的服务升级

​“真没想到现在住院这么方便!”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刚在病床旁完成出院结算的李女士,向笔者展示清晰的住院发票。作为一名新晋宝妈,她不仅享受了“零押金”入院的便捷,更体验了“零跑腿”出院的高效服务。近日,笔者走访多家市属医院,探访住院服务升级背后的创新实践与人文关怀。


“零押金”入院
生命通道更畅通


  长期以来,入院押金的缴纳一直是患者住院时面临的一道“门槛”。之前,患者在拿到住院证后,需要根据病情所需费用,提前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如今,随着入院“零押金”服务的推行,患者无需再为筹集押金而四处奔波,仅凭住院证即可快速办理入院,迅速开启治疗进程。
  “以前住院,要排队先交押金,现在一张住院证就办好了!”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病房,刚陪父亲做完手术的王女士感叹。此前老人就医时因未携带充足现金而犯难,医护人员主动告知“零押金”入院政策,让她真切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度。
  为保障“零押金”入院服务的精准落地,市属医院同步研发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可自动生成费用日清单,患者及家属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小程序、院区自助机等查询医疗费用明细。”市一院规划财务部主任臧玉美介绍。同时,在病区配置了多功能自助缴费终端,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等多渠道支付,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缴费。
  目前,这一贴心服务已覆盖市属医院各病区,今年1至5月,累计惠及4.5万名患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让患者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


床旁结算
打通出院“最后一公里”


  出院结算环节曾经也是让患者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出院结算需要患者或家属前往专门的结算窗口排队办理,手续繁琐且耗时较长。而如今,“床旁结算”流程的优化,将传统出院结算窗口延伸至病区,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服务承诺。
  走进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李女士正准备出院,和以往不同的是,她无需拿着各种单据前往出院结算窗口排队等待,而是由财务工作人员推着移动结算车来到病区进行结算。“您看,这是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金额,这是您的发票和费用清单,请拿好。”不到10分钟,结算完成。李女士笑着说:“不用排队,不用跑腿,太方便了!”
  市妇幼保健院总会计师陈健介绍,通过移动结算终端调取患者费用信息,确认无误后,患者可选择社保卡、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进行费用支付,完成出院结算。目前,市属医院床旁结算使用率已达69%,今年1至5月,累计结算金额突破9.6亿元。这种将服务送到患者身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制度护航
让便民服务可持续


  “零押金政策是否会导致医疗欠费风险?”面对笔者疑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入院“零押金”服务可持续开展,我市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知情告知、费用提醒、欠费追缴等管理制度,既保障了患者及时就医的权益,也引导患者履行及时缴费的义务,维护了医疗机构正常运营秩序。
  那么,如何提升床旁结算效率?“预出院”制度成为破局关键。出院前日,医生执行晚查房,护士核对医嘱及费用,“我们会提前做好结算准备工作,让患者次日可直接在病区快速办结手续。”市妇幼保健院财务处工作人员说。
  为了确保“床旁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市属医院还组建了专业结算团队。团队成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配备备用设备和网络保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或网络问题。
  从入院“零押金”到出院“零跑腿”,背后是一系列系统优化和制度保障,这些举措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住院服务的便捷性。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住院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享受服务’。”
记者手记
  在走访中,一位患者家属的话令人印象深刻:“以前住院像‘依次过关’,现在更像‘一键通关’。”当“零押金”化解经济焦虑,当“床旁结算”省去奔波之苦,这些细节里的改变,正是医疗服务回归“以人为本”的生动注脚。期待更多创新举措落地,让医院不仅是治愈病痛的场所,更成为传递温暖的港湾。​(王进文 朱恒 吕静媛 周思月)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