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兵 通讯员 秦继真)在港城这片充满文化气息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有一位以笔墨书写家国情怀的军旅书法、篆刻家——卢士刚。自小,他便承袭家学练习书法,还拜师苦练技艺。入伍后,他继续钻研书法和篆刻,技艺水平有了极大提升。退伍回乡后,他又把自己的技艺教授给孩子们。
卢士刚原是总参某部文艺创作员,现为赣榆区怀仁书院副院长、连云港市赣榆金桥双语学校书法指导老师、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院特聘书法家。
军旅生涯铸就多彩人生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户,洒在自家书房“乐印堂”那张古朴的书桌上时,卢士刚便已端坐在桌前,开始了他的书法研习。
卢士刚出生于赣榆区。童年,在他那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赣榆区这片广袤的土地,始终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承载着无数英勇的记忆与不朽的英雄情怀。这里,曾是新四军和八路军英勇抗敌的战场,每一寸土地、每一粒尘埃,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卢士刚不仅汲取了历史的养分,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同时,这片热土也滋养了他的书法艺术之路。在挥毫泼墨间,他仿佛能将心中的敬仰与激情化作笔下的灵动与力量,让笔墨蕴含着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憧憬。
自幼年起,他便承袭家学,以一笔一画的小楷为起点,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魅力的书法之路。高中时期,有幸得到书法家董入起的悉心指导,卢士刚更是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他常常近距离地观摩老师的笔法,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心中对书法的热爱愈发炽烈。
步入军营后,他利用特长写会标、出板报、进行舞美设计,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却为他提供了无数灵感与创作的源泉,为他的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期间,他又得到了江南书法名家刘铁平的点拨,对篆书和行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十七年的军旅生涯,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段岁月里,我历经风雨,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与强大。”他说。这段经历,铸就了卢士刚坚韧不拔的品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里,既有他内心情感的抒发,也蕴含着他对家国的热爱与敬仰。
书法学习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卢士刚学会了耐心与坚持,在笔墨世界里寻得了一方宁静的天地。如今,书法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楷书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行书清雅而古韵贯通,篆书则笔力遒劲,更融入了独特的水墨韵味。他的精品之作,都是他心灵的写照,更是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的诠释。
沉浸笔墨倾情培育桃李
卢士刚的书法、篆刻作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多次入展总参、总政举办的书画展。转业后,他仍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入展省市展,如2020年“戎耀今生”书画展(江苏省书法院)、2020年“溯源孔望”——当代造像印学雅集(中国文保协会)、2023年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正书书法展(江苏省书法院)。他的诗、书、印散见于《前哨报》、中国作家网等媒体;作品集有《新编四字家风》《乐印堂楹联篆刻》等。
他不仅自己潜心书艺,更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普及教育。在书法教室里,他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笔墨的世界里。他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个孩子,不遗余力地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他深知,书法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递和心灵的滋养。他通过教学,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对军旅生活的感悟传递给年轻一代,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少年书法爱好者。
近年来,在江苏省“七彩语文杯”书法展示赛活动中,港城数十位青少年在他的指导下都获得了荣誉,他也因此多次获得“江苏省中小学优秀书法指导老师”称号。他在《相见欢·教学相长》这首词中写道:“杏坛三尺家园,种心田。耕砚飞香荡漾,醉阑珊。桃李艳,春风澹,鬓发斑。且看疏星斜月,映远山。”
每年,卢士刚都会到怀仁书院义务讲课,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常为区县退役军人普及书法常识。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义务书写上百份的春联和福字,赠送给部队、学校、企业、社区等。几十年来,他义务写春联累计上千对,福字上千张。他在《畅怀》这首诗中写道:“柳营弄墨十余春,满腹大风号乐人。解甲日挥三百尺,冰河铁马长精神。”
“不要只为练字而练字,习书之人要多读些文史书籍,注重文化底蕴,写出来的东西才不单薄。”卢士刚说。为此,他身体力行,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姊妹艺术,搞篆刻、写诗歌。他的篆刻在全国多次获奖,他的诗歌多次被“中国作家网”等平台收录。也正因如此,他写出的字,总是洋溢着丰富的文人气,总有一种坦荡而昂扬的精神充盈其间。
“专注一两件小事,深耕细作,学有所成,就可回报社会。”谈起对人生的感悟时,卢士刚说:“人活一辈子总要有点追求才有滋味,我快六十岁了,越来越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因为要做的事太多。”
纸间石上续写家国情怀
卢士刚,这位有着军旅情怀的书法、篆刻家,他的作品,时刻传递着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军营时,他为部队和地方百余次义务题写牌匾和书刊的刊头,其作品不仅字体遒劲有力,更蕴含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他为家乡创作了许多西游文创篆刻作品和诗歌。
时至今日,卢士刚并未因岁月的沉淀而放慢追求知识的脚步。他家的书桌上,文房四宝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蘸墨、提笔、运腕,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从容。笔尖在纸上轻盈舞动,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蛟龙出海,一幅幅书法作品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形。
卢士刚的书房里,摆满了他历年来的书法作品,每一张都记录着他的成长与蜕变,书房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每当有人来访,他总会热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书法带给他的快乐与收获。在卢士刚看来,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今天赣榆金桥双语学校有两节书法课,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书法的魅力,我心里特别满足和自豪。”卢士刚说。他在新作《家山墨韵》一诗中写道:“铁马冰河一梦牵,纸间石上意缠绵。倾情故土培桃李,岁月悠悠志愈坚。”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