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从“先行先试”到“标杆示范”的探路

(王文 杨开林 张新语)巍巍青山下,滔滔碧海边,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内,中欧班列呼啸而来,一条横跨东西、联通陆海、连接世界的双向物流大通道由此铺展。


  22万平方米的区域,相较于整个主港区而言并不算大,但受到的瞩目却是空前的——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建设发展曾获得中哈两国元首4次见证。尤其是2017年6月8日,在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


  从10年前的先行先试到今天的标杆示范,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未来可复制、可借鉴的合作范例,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循着“一带一路”倡议前行,它凝聚着沿海开放积累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发端——世界最大内陆国“出海”



  “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会后,在中哈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连云港市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哈国际物流合作项目协议。

  哈萨克斯坦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一带一路”合作由此发端。距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4000多公里的连云港,一个国际物流基地应运而生。自此,哈萨克斯坦这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有了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

  新的历史机遇,为何垂青连云港?

  “哈萨克斯坦与连云港有着良好且深厚的合作基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从连云港口岸进出口货物。1990年9月12日,中哈双方铁路在中国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站正式接轨,标志着1万余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正式诞生。在2011年之前,随着新亚欧大陆桥过境运输通道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哈方每年从连云港出口到日韩、东南亚的集装箱量在30万标箱左右。”著名学者古龙高介绍。为了扩大出口,哈国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利用新亚欧大陆桥的区位优势及东桥头堡最便捷出海口作为进出口战略通道,以满足他们的货物过境运输需求。

  庙岭港区内,云台山余脉在这里形成山岭。山岭下,陇海铁路从海岸向内陆延伸。与集装箱码头一路之隔的黄金位置,就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为了支持基地建设,港口将原庙岭山推平,建起3.8公里长的铁路专线,将原5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纳入其中,又建设了办公楼等配套设施。

  曾负责原先集装箱堆场业务的苏立洋,顺势跳槽到基地,目前担任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联运部经理。

  “2014年5月19日,是一个值得所有港口人铭记的日子。随着中哈两国元首在上海西郊会议中心共同启动控制系统,我们和哈方历经8个月合作共建的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用投产。”苏立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那时候我就在现场,通过视频连线看到习主席特别激动,同时也深感意义重大,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加倍努力。”

  如今,当年使用的控制系统就陈列在基地的展示厅里,仿佛在提醒着一代又一代中哈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并非是一省一地的合作,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承诺。”新常态智库研究院院长彭真怀曾撰文提到,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第一个实体项目,具有风向标的引领意义,直接影响到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后续跟进。

  国际化的起点,注定了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2015年12月,“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欧洲”班列正式首发,进一步畅通亚欧铁路运输大动脉。

  2017年2月,哈萨克斯坦小麦过境连云港业务正式启动,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有了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

  2017年6月,中哈两国领导人再次共同出席视频连线活动,正式开启中哈亚欧跨境运输。

  2018年6月,一列满载日本货物的集装箱班列货物从基地换装出发,这是日本货物首次通过我国过境运输至欧洲,开启“日中欧”国际运输海铁联运“新丝路”。

  2019年3月,104吨泰国大米首次从连云港过境前往中亚地区,与哈国小麦东行过境运输形成双向对流模式……

  这些重要的“高光时刻”,都为基地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深——数字化赋能“合纵连横”



  10年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发展成为亚欧陆海联运中心,哈萨克斯坦则成为连接亚欧的重要交通枢纽,途经这里的中欧班列驰骋不息。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一面巨大的屏幕上,闪烁的光点显示着中欧班列行经的一个个站点,缤纷的线条从黄海之滨一路铺展至中亚、欧洲,勾勒出6条班列运营线路。“自2014年至今,累计进出场作业量已经突破200万标箱。”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介绍,经过10年发展,基地已实现远洋干线、深水大港、内河航运、国际班列、物流场站互联贯通。

  牵引沿线合作共赢的“命运纽带”,这背后离不开基地以数字化手段构建的全流程物流合作体系。将铁路运单融合海运单相关功能,连云港港通过手续前置办理以及系统间无缝衔接,以数字化方式打通了港口、铁路、航运、通关等关键业务节点,进而驱动单证作业及生产作业各个环节的一体化运作,实现集装箱铁水全程联运。

  集装箱从船上卸下到装上火车,前后不到15分钟,“船车直取零等待”带来的便捷,让国际集装箱过境时间由原来4天以上缩短至1天以内,每个集装箱节约费用约60%。

  目前,连云港港是我国首个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示范港、首批16个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之一、唯一与我国铁路实现全面数据交换的港口,中欧班列至阿拉木图最快用时仅需6.5天。

  “驾驶室在机械上面,以前都是要爬20米高,风吹日晒的,夏天热冬天冷。”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龙门吊司机韩健在室内,一人操控3台机械。据介绍,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拥有全国首例铁路双线作业的远程操控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工作人员远程操控轨道式龙门吊,作业效率提高了3倍。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连云港港还自主研发了“中哈物流场站”信息化跟踪系统,可实现集装箱全流程查询、网上申报等多项功能。尤其是系统中的特色功能“运踪查询”,能够结合国铁授权、GPS定位技术于一体,查询连云港—霍尔果斯线路上的实时运踪,只需调取货物所在的集装箱号,便可以在系统中在线查询货物所在地。

  “基地已实现智能化调度、可视化生产、无人化作业、船站车直通,相比于传统的海运,中欧班列运输时间可以缩短一半,客户资金回笼效率提高40%,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选择从连云港过境集装箱运输。”孔祥伟说,集装箱“保税+出口”混拼、“船车(站)直取”零等待模式,大幅降低企业运输时间和成本,展现了基地作为货物过境中转枢纽的价值。基地还在全省率先施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利化改革,区域通关一体化、检验检疫合作机制走在全国前列。


示范——“双枢纽”助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



  中哈合作走深走实,合作版图不断扩大。

  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距离霍尔果斯口岸不到10公里。中哈双方借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运营模式,在阿腾科里车站附近共建“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打造哈萨克斯坦的“东方起点”。

  时光的指针拨回至2015年8月31日,在中哈两国元首见证下,江苏省政府与哈国铁公司签署共同发展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和中国连云港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区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6月8日,中哈两国元首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再次见证中哈合作项目。随着两国元首共同推动操作杆,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两个分会场的4列班列鸣笛双向开行。

  算一算距离,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与“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有4000公里之遥,两地在基地的大屏上形成了实时互动。“去年无水港公司完成集装箱换装量30万标箱,同比增幅12.78%,成为首个‘盈利之年’。”连云港港口集团派驻哈国负责人陈勇说,飙升的数字背后,是中国与中亚、欧洲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和中哈双方的精诚合作,“无水港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就是从连云港港复制的,大大提升了场站的换装效率。”

  “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东西联通、双向互济作用,不仅做好中国联通中亚乃至欧洲的桥梁,更将连云港口岸前移,将港口搬到了中亚诸国的“家门口”。

  依托中哈海陆“双枢纽”,哈国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对中亚、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起到了风向标式的带动作用。

  哈萨克斯坦的大街上多了许多中国品牌的汽车,很多中国公司参与的基础设施落地建成,这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哈方代表马合江近些年来看到的哈萨克斯坦最直观的改变之一。2022年底,他选择来连工作。

  “我的哥哥也在哈萨克斯坦当地的一家中国企业工作。”马合江觉得,“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哈两国贸易的同时,对于当地青年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也都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在他看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榜样,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像这样的项目一定会越来越多。

  事实的确如此。在里海边的阿克套,连云港人已经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春江水暖”。去年4月,阿克套供应链基地项目开建,将与已建成一期项目的连云港供应链基地形成一体化发展。从连云港到里海,再辐射到黑海,“双基地”将为当地百姓带来更丰富的商品。

  山海不远,大道同行。地处“一带一路”陆海交汇枢纽,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发展变化,正是我市立足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国际枢纽海港定位,不断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随着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不断深化,树立起友好邻邦互利共赢的典范。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