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侍敏 通讯员 徐新合) 一年一度的“双11”再度掀起网购热潮。伴随着各大电商平台集中促销活动的开展,各种“潜规则”、消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昨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网购消费提示,提醒网络经营者合规经营、消费者理性消费。
网络经营者必须合规经营
要明晰集中促销规则。不得利用虚假商业信息、虚构交易或者评价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附带赠品或服务的应明示品种、规格、数量、期限和方式,优惠措施应明示优惠范围、期限和内容,不得宣称“不退换”,不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要遵守价格促销规范。应当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开展价格促销活动有附加条件的,应当显著标明条件。开展限时折价、减价等价格促销活动的,应当显著标明期限,禁止使用“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严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应加强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及时下架 “专供”“特供”、涉军商品、含金银箔粉食品、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野生动植物、无CCC认证强制性认证的燃气灶等违法违规产品。
要规范广告发布行为。不得发布虚假广告,不得发布未经审查批准的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广告。普通食品不得宣传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消费者网购要科学理性
面对直播购物时要冷静,下单要谨慎。“网红带货”直播购物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销售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和便利的同时,也涌现了诸如质次价高、货不对板、虚假宣传、售后维权难等种种问题。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要保持理性,充分考虑直播商品是否是自己真实需要,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了解商品相关真实信息,切勿盲目跟风购买,冲动消费。
关注保价细则,弄清定金尾款。消费者要对店铺优惠券、跨店满减、预付金享两倍优惠、指定商品满减等优惠规则和保价细则多加关注,定金和尾款的支付、退款规则也要先一步明晰。尤其注意,在消费者主动放弃购买时,商家一般不予退还“定金”,切勿一时冲动直接“剁手”,搞清规则才能精准享受优惠。
理清优惠规则,提前作出规划。一些平台的“双十一”活动分阶段进行,每一波活动的预售时间、参与品牌、优惠模式可能都有一定区别,因此消费者需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购物时间和目标。
跟进物流动态,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要及时跟进快递动态信息,有问题及时和发货方、物流公司沟通,确认时注意不要混淆自己的不同订单。在收到快递后,对于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建议进行遮盖、涂抹等处理后再行丢弃,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防范交易风险,注重支付安全。消费者要提高财产安全意识,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网站,要慎重支付。为降低财产损失风险,可将转账到达时间设置为延时到账,一旦发现被骗立刻联系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资金。最后还要留意发货时间,仔细验收货物,为避免退货运费损失,可选择自带运费险的商品或者在下单时购买运费险。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校对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