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垃圾分类督导员当好“大管家”


(□张晶晶 孙淑莉 王浩舟)“胡阿姨,让我看看你今天垃圾袋的分类情况……”昨日9时30分,穿着橘色马甲的张树花正忙碌在市开发区新光小区垃圾分类环保屋旁,一边对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胡奶奶打招呼,一边接过她手里的垃圾袋,查看里面的垃圾分对了没有,发现没有分类的垃圾,就要拎出来进行二次分拣。


“从早上居民上班前,我就开始工作,我主要负责指导居民如何正确分类投放,维护好环保屋周边的环境卫生,对居民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还要忍着异味,打开垃圾袋仔细检查。”张树花说,通过她们的努力,新光小区正在刮起垃圾分类的时尚新风。


张树花今年60岁。自2020年,新光小区被确定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后,她便成为市区100多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中的一员。每天6时30分至10时30分、16时至20时是她上岗工作的时间。最忙的一天,她要对200多个垃圾袋进行开袋检查并进行二次分拣。


据了解,新光小区有28栋楼680户居民,去年刚开始宣传垃圾分类时,垃圾分类督导员常常利用晚间甚至是周末休息时间进行入户宣讲。“晚上是垃圾分类投放的高峰期,周末尤其如此。许多居民虽然有分类的意识,但是对分类的认识并不彻底。为了居民投放到位,我们每天都要走访3至4栋楼,给30多户居民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同时鼓励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张树花说。


“小区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居民们要么觉得事不关己,要么存在混投行为……不少居民更多的表示是不耐烦。”张树花笑着说,而现在,居民的参与率和垃圾投放的正确率越来越高,这也得益于相关职能部门依托每月主题党日、集中宣讲等活动,积极宣传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与此同时,推出激励奖励措施,通过正确投放垃圾即可在礼品兑换日兑换相应的礼品,并设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发放“示范家庭”荣誉牌,引导居民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


笔者在采访时看到,张树花不仅在垃圾桶旁一遍遍地为邻居们讲解如何分类,对于一些不会分类的居民,她不厌其烦地挨个教。比如,快递纸壳、剩饭剩菜、废旧电池都怎么分……她都解释得明明白白。


一些居民虽然已经会分类了,但在扔厨余垃圾的时候,经常连卫生纸和塑料袋一起投进厨余垃圾桶。这时,张树花总会上前阻止并热心告诉大家厨余垃圾要“破袋”投放。而对于一些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张树花总会主动热情帮助其将垃圾现场进行分拣,再分类投放。


时间长了,看到张树花在垃圾桶旁督导得辛苦,一些居民开始自觉地在家对垃圾进行分类。“小区垃圾分类之所以做得这么好,这群督导员功不可没。”胡奶奶道出了很多居民的心声。如今,不仅是新光小区,市开发区住建局还实行“垃圾不出区,就地即处置”机制,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区内94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1所学校、29个居民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其中朝阳中学被评为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垃圾分类这份工作虽然繁琐,但确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张树花深有感触地说,小区里的老人,以前推说不会分类,如今都开始分了,还有小区里的孩子们,时不时三五成群地帮她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希望社区居民都能理解我们,珍惜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当好垃圾分类‘大管家’,维护环境,需要每一名居民的共同努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