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驼铃传千古,汽笛阵阵说当下。
两千多年前,徐福东渡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航线,海州成为海上丝路重要的节点。
今天,“一带一路”倡议让我市和共建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我市发展的新空间,绘就了我市与共建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发展的新蓝图。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十年来,全市发改部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建章立制
做好顶层设计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倡议。十年来,我市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巨大成就。
过去十年,我市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成30万吨级航道,开行集装箱、滚装等航线119条。从这里出发,货物贸易触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个港口。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跨越时间长、建设任务重,需要加强组织和领导,统筹做好对内、对外两方面工作。为此,我市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其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为此,市发改委就成为全市“一带一路”工作相关顶层设计的重要统筹部门。在过去十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下,市发改委围绕连云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
这张徐徐展开的“一带一路”连云港画卷之所以如此顺利推进是因为我市建立了一系列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机制。
2014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上海西郊会议中心共同出席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远程投产仪式。
——在这一年的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东部城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优质资源配置,加快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国际性海港城市。这也是我市当前加快推进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中对连云港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
2017年6月8日,在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
——2018年,我市印发《关于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意见》,并出台相关的行动计划。这两份文件号召全市上下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提升站位,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主动作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委交给连云港的任务,着力深化港航通道建设、园区载体打造、国际班列开行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真正过得硬的标杆。并成立了市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进我市“一带一路”重大任务、重点项目。
——从2019年开始,市发改委每年都以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连云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对当年的“一带一路”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并确定相关的考核目标。
在做好内部统筹的同时,市发改委还承担着向上争取的重要任务。如何将连云港元素写进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中,对于促进连云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同样非常重要。
为此,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处室,积极向国家和省里汇报相关情况,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连云港元素不断出现在国家和省里相关“一带一路”政策文件中,并确定为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城市。
——因为“一带一路”,连云港频繁出现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办局规划文件中,并成功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
——因为“一带一路”,港城顺利地争取了自贸试验区等众多国家政策,一批开放平台在港城落地;
——因为“一带一路”,“连云港”成为历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中哈物流基地、“一带一路”连云港—里海供应链基地等项目建设频频亮相;
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些机遇,市发改委发挥省支持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专项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省市联动,定期研究会办“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事项,帮助各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合力加快推进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
这些顶层设计积极促进了连云港擦亮“一带一路”支点城市的名片。十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新亚欧大陆桥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功建设了中欧班列、新亚欧大陆海新通道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有效发挥了重要辐射带动作用。其中,从连云港开出的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成为沿途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钢铁驼队”;新亚欧大陆桥陆海新通道已经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明星班列,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全面落实省委书记信长星来连调研要求精神,全力以赴兴港口、强产业、抓安全、惠民生,以更宽视野、更高标杆建设东西双向开放门户、“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陆海联动,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努力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深入开展《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建设研究》《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发展区总体建设方案》等课题研究。
推进产业发展
构建开放新格局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如今,这个平台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在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健康、绿色、数字、创新丝绸之路建设,为全球发展培育了新增长点。
作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连云港具有独特的区位、政策和资金等优势。市发改委“一带一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延续了沿海发展等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连云港物流、产业、能源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还批复设立一批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连云港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众所周知,连云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水平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秋日的盛虹炼化现场一片繁忙的生产场景。各种各样的化工装置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洗练。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支持项目,也是江苏省历史上目前投资金额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77亿元,占地面积613公顷。盛虹炼化项目自2018年12月开工建设,历经4年多紧锣密鼓的项目建设期,于2022年5月顺利实现常减压蒸馏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同年12月实现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等全面投料试车,顺利打通炼化一体化全流程。至2023年3月底,盛虹炼化各环节已实现稳定运行,装置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
作为连云港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产业项目,该项目通过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原油资源在中国加工制造,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化工品,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连云港成为“一带一路”石化供应链重要的产业坐标,全面提升了连云港承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一个重大的产业项目,其在推进的过程中,市发改委一路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从项目立项开始,全市发改系统的干群组成专班团队,积极地帮助其争取国家立项。在原油进口审批过程中,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同志身先士卒,积极向上争取,确保该项目在规定时间顺利获得原油进口资质,保障了企业后期的生产。
过去十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强主导产业链条,推动石化产业基地加速崛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连云港GDP增速达12.9%,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位列第一,开启后发赶超、开放引领的新时代“西游记”。
在积极推进港城石化产业基地发展的同时,市发改委还积极地鼓励强优企业深入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努力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正大天晴通过与中亚的医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系列保肝药,包括苦参素注射液、苦参素胶囊和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合作。
——恒瑞医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设立了“一带一路”扶贫基金,开展“一带一路”屯垦戍边、温暖边疆项目,并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联合举办了“一带一路”中亚健康论坛,助力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国际性医院。此外,恒瑞医药连续多年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活动的协办单位。并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医学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公益基金,用于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交流培训,让民族制药的品牌也进一步融入世界。
——中复连众、中复神鹰、日出东方等企业纷纷在中西部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工程,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民众增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不仅将进一步推进石化、医药等优势产业开放创新,还将通过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推动现代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物流是连云港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市联合中远海运集团入股的哈国东门无水港,项目稳定运营,东西双引擎布局初步形成。第二年,中哈两个物流场站进出集装箱达40万标箱、同比增长34%,形成了业务、人员、信息等全方位互动互通局面。
经过多年的政策支持,我市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与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现业务联动、人员互派、信息联动、资源共享,共同构成了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上的物流“双枢纽”,完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调度指挥中心智能化应用,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新建9条宽轨铁路进入施工招标程序,年内将建成投用。中欧班列“泰国—中国(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日本—中国(连云港)—哈萨克斯坦”商品汽车过境通道相继打通,过境笼车运输模式实现专列运输,回程货种日益丰富,新增了温石棉、金精矿、炭黑等。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丰树物流、丰禾粮食仓储物流等项目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营。加快推进皮带机廊道、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货运中心站二期工程、上合集装箱集结中心、中储棉战略储备棉仓储物流项目、上合贸促中心、中外运内河码头等项目建设。
作为全市物流产业重要主管部门,市发改委积极配合交通、港口等部门推进一系列交通重大项目建设。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顺利建成,盛虹原油泊位、卫星石化液体散货泊位等产业配套设施顺利建成。目前,我市正加快建设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高效推进40万吨码头改扩建工程,国内目前装船容量最大的“云港电拖二号”轮成功上水,两翼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持续提升,口岸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当前,全市发改部门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高效推进40万吨码头改扩建工程,并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支持徐州与连云港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完善中欧班列沿线国际交流合作机制要求,推进两市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目前,两市就联合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达成一致意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邀请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专家和徐州发改委来我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并成立连云港—徐州中欧班列(陆海)集结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工作专班,开展连云港徐州联建中欧班列(陆海)集结中心方案编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将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推动现代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努力推动港城形成更强的物流产业集群。
推进特色工作
促进共同繁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关键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有利因素加速积聚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风险挑战。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加需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增进共识,促进共同发展。
过去十年,作为全市“一带一路”工作重要的统筹部分,市发改委推进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为全市“一带一路”工作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员。
促进港城共建“一带一路”工作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借助市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进我市“一带一路”重大任务、重点项目。
——2020年,协调解决港口集团、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园遇到的20多项问题。争取省级航线配套资金3000万元,国际班列补贴资金缺口市级层面落实4000万元、省级预拨2394万元,市级层面计划给予徐圩四港池支航道约2000万元资金补助,完成港口西大堤资产重组事项。
——2021年,编制印发《连云港市“十四五”“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规划》。推动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省发改委形成多篇支持连云港发展的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省市领导多次重要批示,得到各级部门支持。加强向上争取,支持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园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事项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方案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港口集团加强与招商局集团、上港集团战略合作。
——2022年,推动市委办、市政府办调整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成员单位增至45个。印发《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2022—2023年)》《连云港市贯彻中央、省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决策部署重点任务清单和落实方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家省“一带一路”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请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发展的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13条支持政策举措。
——2023年上半年,市发改委深入开展《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建设研究》《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发展区总体建设方案》等课题研究。
创新工作内容,促进了经贸、人文交流。作为全市“一带一路”工作重要的统筹部门,市发改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努力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工作,着力促进连云港和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往。
——9月15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我市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化互联互通 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回顾过去十年中欧班列取得的成绩,探寻未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完成了该论坛的各项工作,成功保障了论坛的顺利举办。
——谋划将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国家正在谋划新一轮优化开放布局,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为更好衔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推进我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建设和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发改委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来连开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加快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方案》等文件编制工作。
——加快编制《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发展区建设总体方案》。年初,组织专业机构对《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实施情况开展评估。编制形成新一轮《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发展区建设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2次征求中西部省份和中央各相关部门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加快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研究院。为了进一步加大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往,市发改委提请市政府与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正式签署相关研究院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在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签署建设方案。目前相关事宜已经顺利推进,相关研究院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促进人文交往。市发改委联合环球网、上合睦委会组织20个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来连考察我市“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成效,讲好连云港故事,活动已在国内外共产生超200篇新闻报道,涉及中文、英语、俄语、乌兹别克语、捷克语、波兰语、印度语、阿拉伯语等10多种语言。
十年耕耘结硕果,赓续前行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市发改委将继续克难致远,以更大作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与合作各方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让这幅合作共赢、携手共进的和美画卷呈现更加绚丽的图景。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刘雅楠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