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免费接收海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赣榆210艘渔船用上“海洋宽带”


     (记者 李江 通讯员 班欣 何国俊)“有了海洋卫星宽带技术,在海上我们就能收到文字、图表还有视频等多媒体的预警信息。”赣榆区海头镇渔民王高升在一艘海上运油船工作,经常要出海为海上船只运送燃油。海洋卫星发送的全新的海洋气象预警,让他在面对恶劣气象环境时更加游刃有余。


      近期,华为Mate60系列成功实现卫星通话,被网友称赞“遥遥领先”。其实,赣榆区的渔船早已用上了海洋卫星宽带技术,渔民在海上从事捕捞可通过此技术接收到最新的海洋气象预警信息。赣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赣榆区现有的在籍渔船1374艘,已有210艘在省内率先利用海洋卫星宽带技术,免费接收预警信息。


    “以前,传统的海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只能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进行发送,但存在信息覆盖范围小和内容单一的问题。受基站影响,信息最远只能传播到离海岸线约15公里的海域。”赣榆区气象局负责人介绍,由于该区大部分渔船在舟山渔场和靠近韩国海域的海州湾渔场作业,单一文字服务信息无法满足渔船远海作业和安全避险服务需求,“为了保障渔船海上安全,进一步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和电信部门在省内率先利用中国电信海洋卫星宽带技术,为第一批210艘渔船安装相关设备,免费推送海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去年台风梅花影响前3天,每天都能收到赣榆区气象局通过海洋卫星宽带转发的台风动态,我们当时正在舟山海域服务捕鱼船只,心里也比较着急,一来怕台风影响我们的渔船安全,又怕太早回港捕不到鱼,白辛苦一趟。”王高升表示,幸好有这个海洋预警信息,每天通过海洋预警信息关注台风移动路径和速度,安排了由舟山海域回赣榆港避风行程,既避免了过早回港避风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避免了台风可能造成的危害。


  为了通过卫星通信送去更准确、精细的气象信息,赣榆区在距离滨海新城约8公里的黄海海面上建立了秦山岛海洋气象观测站,可以更加准确快速观测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能见度等要素,海洋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有了更扎实的数据支撑。下一步,赣榆区将进一步提升赣榆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让渔民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信息,优化“海洋宽带”气象预警服务,做好海上安全“吹哨人”。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