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娜 袁超)在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内,笔者看到1米多高的玉米整齐划一,横竖成行,身杆挺拔,笔直向上,延展的叶子随风摇曳,每棵玉米上都挂着成熟的果实。市农科院特粮特经室科研人员李淑芬笑着介绍:“这些都是我们‘胜利’的果实,走,带你去尝尝我们新培育的玉米品种。”
说话间,笔者跟随李淑芬来到市农业科学院品鉴鲜食玉米。还没有进到室内,便远远地闻到玉米的香气。笔者尝了一口,又糯又甜。“这是我们新选育出的‘连甜糯909’,在传统甜糯玉米基础上,把甜糯籽粒比例从1∶3升至7∶9,不仅保留了糯玉米的糯性,还大大提升了其甜味,可以提供更好的口感,目前在进行生产试验,不久后就会正式推广,到时候大家又可以吃到新的玉米品种啦!”
居民孙鑫是“玉米爱好者”,今年,他从市场购买了几款新玉米,吃完后连连赞叹。他说:“农科院研发的新玉米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新玉米颗粒更加饱满,色泽更加鲜亮,且没有传统玉米那种带有些许的渣滓感。煮熟后口感更加脆嫩,甜度也更高,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衡膳食成为当今饮食的主流追求。鲜食糯玉米以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农科院特粮特经室主任王军说,“我们从事相关玉米育种科研起步较晚,近几年通过收集、交流、科企合作等方式自主选育优良品种自交系种质成型材料2000余份,世代材料3800余份,为玉米种质改良、品质育种和抗逆育种提供了坚实的种质基础。”
可以说,每个品种的诞生都蕴含着科研人员数年的努力,从种质资源的攻关到世代选择,他们都要付出无数的心血与努力,玉米品种的每一代都要人工授粉,不仅在本地进行双季玉米种植,还要每年去海南加种一季,为的就是能够尽快将多抗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上市,让大家可以吃到更加香甜软糯的玉米。
“围绕集成示范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及示范点打造、鲜食玉米等特色农产品打造与品牌提升三方面,我们将全力以科技引领玉米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王军说,“数十年来,我们一直以’抗逆、稳产、绿色、提质、增效’为目标,针对本省及黄淮海地区的气候特征,筛选并育成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玉米新品种,并且积极与各大高校交流合作,研发出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最后在市农业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进行示范推广。希望能够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研发,源源不断地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玉米新品种。”
据了解,目前,市农业科学院特粮特经作物研究室先后育成“连玉糯1号”、“连花糯2号”、“白甜糯209”、“彩甜糯818”、“连彩糯1607”、“苏玉45”、“连单761”、“红旗968”、连青贮101、彩虹77等国家、省级审定品种14个。玉米在我市种植面积约70万亩,糯玉米每亩4000至4500穗,其中,由农科院自主研发的玉米品种在本地累计推广11.5万亩,一般亩产鲜穗900千克左右。后备20多个组合正参加国家、省级区域或生产试验。申请并授权玉米相关专利6个,发表相关文章20篇,制定鲜食玉米相关地方标准2项,获得江苏省农业科技奖2项,江苏省咨询协会奖1项。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