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日报2023年9月15日一版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中,连云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先行先试基础,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对连云港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和期许,先后5次亲自见证连云港的中外合作项目建设,并在2017年作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
十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光荣使命和殷殷嘱托,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强化互联互通,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绘就了连云港发展的精彩华章。为全面展示我市在“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中的担当作为,报道好在绘制精谨细腻“工笔画”中的港城实践,连云港日报特别策划推出《“工笔画”里看“连”通 》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报道分为《“连”通在故事里》《“连”通在丝路上》《“连”通在强支点上》3个专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跨越万里的异国异地采访、深入翔实的新闻实录,全方位展现港城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机遇,在新起点上笃行不怠、勇毅前行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今起刊发《“连”通在故事里》专题。
(□王文 杨开林 张新语)初秋时节的重庆果园港,蓝天白云映衬下,橙色的岸桥、浅色的船舶,还有蓝红黄各色的集装箱,仿若打翻了调色盘,美成了一幅画。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51岁的张龙斌将车开到港区外,遥望着五彩斑斓的景致,心却飞到了1600多公里外的连云港。
就在几天前,他将一批家居陶瓷用品发往上海洋山港,然后搭乘港际快线——“连申快航”发往连云港港,最终出口韩国。做了30多年货代的他,头一遭选择这条新路线。
果园港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船舶出海出境都从这里启航,经长江黄金水道,一路向东抵达上海,一般全程运输时间要十一二天。这是西南地区一条重要货物贸易运输路线。
而张龙斌此番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将货物转港到连云港口岸再出海?
这得从这条航线的由来说起。
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连云港港与上海港的合作不断加强。去年12月30日,上港集团与连云港港口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南京正式签署,意在更好地串联起沿陇海线与长江经济带两个市场,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上发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港口合作典范。
为表明合作的诚意,今年3月,上海港又宣布注资15亿元定增“连云港”股票,如此一来,上港集团一跃成为“连云港”的第二大股东。
作为合作的首个实体项目,两港合资成立互连集装箱公司,共用大陆桥,融入长三角。
“我平时很关注新闻,国家的新政策、新风向,对于做生意很有帮助,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政策信息。”张龙斌说起来头头是道。他注意到,连云港港因“一带一路”建设频频被国家层面关注,与上海港开展战略合作以后,前景更是看好。
不过,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打动张龙斌这个经验丰富的“老货代”。
“我刚踏入货代行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跟上港集团合作的,一直到现在。”张龙斌说,“上海港航线稳定且丰富,服务规范,整个物流产业链很成熟,跟这样的港口合作,没有什么风险。”
“选择了连云港,就等于选择了上海港。”这句话,是上港集团派驻连云港港口集团市场总监陈炜告诉张龙斌的。“上海港如何能与连云港港画等号?我开始是不信的。”张龙斌坦言,重庆与连云港,一直以来在物流贸易方面鲜有合作。因两地路途遥远,途中内河水路部分环节又通而不畅,导致合作较少。
“五六年前,也有朋友选择从重庆到连云港出口韩国的联运通道,但是没有直达水路,连云港的内河航道等级低一点,要么通过水路再转铁路或公路,要么陆路转铁路,总之不是很顺畅,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正因为如此,是否选择这条新线路,张龙斌一度犹疑不决。
为了破解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互连公司力推“连申快航”,集装箱通过搭乘这种类似于“港际巴士”的中转支线,过境连云港出口,或者铁运来的货物周转至上海出口。
“我带领团队几个人约重庆客户见面,人家一开始是不见的,直接就说走不了。”陈炜回忆,说破了嘴皮子都没用,客户最看重效益。陈炜反复给客户算账,甚至拍胸脯说:“如果走一趟下来,贴钱算我们的。”
就这样,从电话里的直接拒绝,到相约见面,再到敲定合作,这样的“反转”不止张龙斌一个人。
很快,吸引了不少客户“尝鲜”。从一组数字可以看出成效,今年1至8月份,“连申快航”实现了40%的标箱增长率。
“通过增加支线密度、放大舱位、提高港口服务效率等方式,连云港港与上海港以打造‘连申快航’‘天天班’为载体,推动两港合作走深走实。”连云港港口集团集装箱事业部部长何浩介绍。
“连云港距离日韩最近,算算整个航程,其实时间是差不多的。关键是,总价反而便宜。”精明的张龙斌,选择“走弯路”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在“探路”,他找到了一条更经济便捷的江海联运新通道。
截至目前,两港融合最大的亮点,就是双方力推的“连申快航”在业界声名鹊起,既给连云港港带来了业务增量,也为上海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
双向奔赴,是最好的选择。
对张龙斌来说,蜀道不再难行,内陆不再闭塞,边疆不再遥远。
一次合作,扩大了连云港与上海的“朋友圈”,一条航线串联起了更多期待。
江海联动,陆海呼应;纲举目张,经脉循行。“一带一路”建设,如同将一盏盏明灯串联并联,从而点亮世界经济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