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工笔画”里看“连”通|一张毕业照的“跨国缘分”

△连云港日报2023年9月11日一版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中,连云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先行先试基础,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对连云港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和期许,先后5次亲自见证连云港的中外合作项目建设,并在2017年作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

十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光荣使命和殷殷嘱托,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强化互联互通,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绘就了连云港发展的精彩华章。为全面展示我市在“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中的担当作为,报道好在绘制精谨细腻“工笔画”中的港城实践,连云港日报特别策划推出《“工笔画”里看“连”通 》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报道分为《“连”通在故事里》《“连”通在丝路上》《“连”通在强支点上》3个专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跨越万里的异国异地采访、深入翔实的新闻实录,全方位展现港城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机遇,在新起点上笃行不怠、勇毅前行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今起刊发《“连”通在故事里》专题。

(□ 张晨晨 陈晓艳)  在中国5年,其中3年在连云港度过。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女孩阿克莱,有一份最珍贵的物品,就是她的大学毕业照。

8月21日一早,伊塞克湖湖畔,微风不燥,水波潋滟。

来此度假,阿克莱看这座湖的心境有些不同。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跟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周边流传着很多与中国相关的故事……

2018年,阿克莱来到中国连云港留学,就读于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随后又考上苏州大学研究生。后来,因疫情的缘故,一直没能回国。

而这次,是她时隔几年之后第一次返回家乡,忍不住跟家人分享异国见闻和她的“中国故事”。

“听你的意思,要做连接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使者啊!”父亲一边摆弄下水的充气船板,一边饶有兴致地跟她调侃,“先说说,你都忙了些什么吧!”

“很多了!”她较真地翻出手机,打开相册,“这是我在用毛笔写‘福’字。这是在木兰杯女排赛上拿了第一名!瞧,我还担任上合组织会议的志愿者……”

话音未落,她的指尖扫过了一张大合影。这是2021年她在江苏海洋大学留下的本科毕业照。

湖上风乍起,吹起了阿克莱的披肩长发,也吹皱了她的思绪。

2018年,入学之初,在一次联谊会上,阿克莱站在讲台前,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为的是学习汉语。因为我喜欢中国文化,据说诗仙李白就出生在我们国家的托克马克市,距离我的家乡、首都比什凯克只有60公里,那有很多中国人后裔,我们称他们为东干人……”她的发言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

她提高了嗓音:“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未来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经济伙伴是中国。她说,在中国要多经历、多参与。”

掌声响了起来。

家乡没有海,而这个靠海的城市———连云港,成了她难以忘却的第二故乡。

她到这里后才知道,早在2015年,连云港就与她的家乡比什凯克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填补了江苏省在中亚地区友好城市的空白。

而她来连的契机,是“丝路东方留学连云港”项目的实施。

她觉得有种奇妙的缘分在里面。

随后的日子里,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阿克莱结交新朋友,感受中国文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留学生爬花果山、参观中哈物流基地、学唱淮海戏、参加跨国文化交流表演等。

她还爱上了古典名著《西游记》,更了解到这部书与连云港的渊源,她时常兴奋地跟同学们分享:“你们知道吗?《西游记》里的玄奘,1000多年前就到过我家乡附近的伊塞克湖哎!”

这个发现,让她觉得跟连云港的缘分更深了。

远隔千里,她不感到孤单,反而为连云港人的友好而感动。

2021年寒假,因疫情缘故,江苏海洋大学有22名学生留校,其中就包括阿克莱在内的6名留学生。

“不能让孩子们在宿舍里过年。尤其是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更要给予关心!”校长宁晓明说。

学校送来了防疫防寒大礼包,还为他们组织了一场写春联活动。原本因思乡而惆怅的阿克莱,手书了一张“福”字,笑容绽开。宁晓明将红彤彤的中国结递给她说:“大家有需求有困难尽管提,咱们保证把年过得舒舒服服,热热闹闹!”

这份温暖让阿克莱感动之余,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恰巧,随后的一天,她碰到了哈萨克斯坦在连留学生洛德。他已是校园里的“明星网红”,因为参加拍摄中哈“一带一路”大型纪实节目《你好,哈萨克斯坦》,“东游”求学的经历被搬上了新华社客户端,点击率迅速突破百万。

洛德的行为给了她启发。

“来到这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己小小的能量,做中吉文化交流的使者,哪怕是做些微小而具体的事情。”于是,在她的努力下,两市成功举办了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最令她自豪的,还是在本科毕业前夕,担任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的志愿者。

接待贵宾、担任翻译、做些勤杂,自然不是当志愿者的主要目的,面对这场以“加强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上合国家进出口便利化”为主题的高规格会议,她觉得,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扩大视野和格局,也不枉出国前老师的叮嘱。

顺利完成这场志愿服务之后,她便开启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之旅。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个暑假,她先是在苏州的一家跨境公司实习,当公司领导得知她已4年没回国后,特批她“回家看看”。而登机那一刻,她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内心更坚定了自己今后的志向和选择……

“还在想你的中国朋友呢?”伊塞克湖畔,美好的回忆被父亲亲切的话语打断。

阿克莱收了收心绪,对着父亲俏皮地笑了笑。

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登时有了个“小心思”,她将那张珍贵的毕业照,翻转向湖面,大声喊道:“同学们!这就是伊塞克湖,你们看,是不是很美呀!”

湖面漾起了微波,不远处的游人转过头朝她张望,但大家并没有听懂她说什么。

因为她说的是中文。

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友好交流的过程中,我市在国际教育间的交流合作节节开花。继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地方政府名义设立的“一带一路”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后,“丝路东方留学连云港”品牌越来越响,像阿克莱一样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各沿线国家已累计派遣三四百名留学生来我市研学交流。

毕业后,无论或走或留,在连云港的经历,成为他们一生的“缘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