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杰 史永峰)全市“四联四促”开展以来,市司法局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四联四促”助发展活动为抓手,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强化“法润港城”党建品牌建设,全面增强党建引领作用,全心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便企利民实事。
做好法律服务助力产业项目升级。深化链式法律服务,开展“连律链企·助企发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培育“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示范点,围绕市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在中华药港召开“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产权和投融资法律研讨会”,调研走访盛虹石化、连云自贸区等,与市工商联签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合作协议》,推动民营经济主体有效参与立法司法公正机制、法治宣传、涉企矛盾纠纷调处等机制。将打造“港航物流产业+法律服务”品牌作为党建惠民实事之一,以律师事务所为依托挂牌成立港航物流法律服务站,对重难点问题及时会商研判,实现企业诉求“一站直达”。
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市司法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印发《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法律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系统开展法律服务“十个一”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编印《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操作指引》,发放“诚信企业合规法律咨询服务年卡”,全市共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173次,企业合规审查134次,提供法律咨询811次,开展法治体检128次。通过调解和解方式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率达到42.9%,指导行政机关调整升级2023版“不罚、轻罚、减罚”3张清单。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既监督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助企业降低处罚额度,也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转。在一些企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和维权援助工作室等,推动涉企矛盾纠纷解决工作有效运行。
以法为先促进和美乡村“三治融合”。市司法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护人生 法进家庭 法润村居”等普法活动,积极培育乡村法治宣传示范典型,重点打造建成锦屏镇乡村振兴法治教育馆暨桃花村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充分发掘乡村文化特色,将法治元素融入传统艺术形式,建立起一批传统法治文化创作者队伍,创作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深入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引导他们参与法治实践和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基层偏远乡村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以青口镇下口村为代表的一批沿海乡村建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法律援助品牌“渔家驿站”,为渔业民工提供雇用合同帮助48次,办理诉讼代理案件168件,其中列入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专项资助案件70件,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和谐家园。市司法局创新服务机制,把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特殊人群管理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纳入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切实提升服务和保障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社区设立家事调解工作室,吸纳优秀的社区工作人员、老党员、有着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退休居民,共同构建社区内和谐家庭关系,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成立由65名律师组成的“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普法公益讲师团”。市司法局机关党委还会同共建社区路南街道盐河社区党支部、瀛之志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联盟协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法治建设,联合组织开展法律宣讲进社区、依法做好垃圾分类守护家园、法治关爱困难家庭儿童助学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刘雅楠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