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见习记者 张灿 通讯员 张开虎)好种打好粮食。在位于东海县的江苏神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基地,一行行水稻拔节抽穗,一排排大豆旺盛生长。这些被分成无数小方块的试验田,栽种着近300个试验品种和500多个自主选育品系。依托神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这片试验基地,江苏神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三年内通过8个新品种审定,目前还有6个正在审定中。近年来,以江苏神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港城种业公司,推行 “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在促进种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总,您看这些水稻现在涨势特别好,今年肯定能丰收。”安徽怀远种植大户张敏今年栽种了近400亩的 “神州糯1778”,隔段时间就会视频连线孙克增,一是汇报水稻涨势情况,二是请教种植技术。“神州糯1778”“神州糯1699”是今年刚审定通过的两个糯稻品种,具有结实率高、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等优势,亩产600多公斤,较一般糯稻亩均增产50公斤。
公司负责人孙克增,早年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是东海县最早一批专业农技人员。“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他比谁都知道种地选好种的重要性,2000年种子行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后,有了成立种子公司的想法,于2005年1月,创办了江苏神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与种子有关的试验、研究、开发、示范,2019年成立东海县神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好地将新品种研发和繁育、推广有机整合,目前拥有制(繁)种基地两万亩,承担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省水稻新品种展示、市水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
育种工作脱离不了农田,脱离不了试验,为了筛选出在抗病性、产量和品质上表现优异的品种,十几年来孙克增“雷打不动”,每天早上6点就会来到试验基地,80亩试验田,仔细地看一圈、记录一遍,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一个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需要在一致性、丰产性和抗病性上符合多项要求,品种的育种时间一般在6至10年,而审定时间最少需要4年。” 孙克增说,每一个新品种的问世,都是十多年时间的积累。
漫长的付出终有回报,在2021到2023年这3年时间里,孙克增带着研究团队共成功申报了8个新品种,包括两个水稻品种和6个大豆品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想要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解决好种业核心问题。但在育种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孙克增坦言“目前最困难的事情是留不住人才,因为每天需要下到田间地头,夏天热冬天冷,工作条件艰苦,许多人都难坚持下来。”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校对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