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婷婷 张鹏 王笃杰 汤井忠 莫娜)昨日,在海州区浦南镇新建村的高效设施温室大棚基地里,村党总支书记卢旭正和工人忙碌着。“我们的番茄口感好,远近闻名,今年销售额达到212万元。现在收获季已经过去,我们拉秧后让土地休整,为下一季种植作准备。”卢旭说。
过去,新建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矛盾纠纷不断,传统的农业养殖模式无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庄产业发展停滞不前。近年来,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集体所有为基础,做活“土、特、产”文章,打破农村分散、低层次的发展格局,勾勒强村富民新图景。村集体收入连续五年实现正增长,2022年达到96万元。
新建村位于浦南镇西部,与草莓之乡东海县黄川镇接壤,北部紧靠海州番茄庄园所在村草舍村。为充分利用本村资源禀赋,2022年村两委以新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投资主体,在番茄庄园投得占地面积118亩的24个温室大棚生产经营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种植口感型水果番茄及甜瓜、羊角蜜等特色农产品,为周边村社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以前我承包的番茄大棚一年收入不到10万元,品质再好,知名度打不出来,也卖不上价格,销量一般。现在通过村集体承包的番茄大棚,不仅带来了游客,也提高了销售价格,现在供不应求,年收入也翻了一番。”村民徐大庄说。
新建村种植的番茄及甜瓜等口感清脆爽口、味道鲜甜,深受周边消费者喜爱,但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的产业收益增幅却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品牌效益缺乏,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卢旭分析道。
为进一步提升新建村的产业发展水平,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户致富,新建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扩大瓜果蔬菜农业主导产业规模,推动土地流转总比例超过85%,依托“草舍西红柿”优质品牌打造新建村自主农产品品牌。筹建具有特色的番茄采摘基地,投入600万元建设番茄深加工车间3间,投入200万元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形成从种植———采摘———收购/销售———深加工———电商销售完整全面的产业链,为中高端市场供应安全、可口的绿色食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特色产业基础逐渐牢固的推动下,新建村深入推进本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村经济稳步提升。先后引进连云港市海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263亩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项目和占地3602亩的中广核太阳能连云港浦南光伏电站项目,建立“党总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村民不仅能够得到土地流转的租金收益,还能够在家门口的企业实现就业,为本村农民开辟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