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机收大比武 颗粒尽归仓


(□杨济泽 袁春梅 张开虎)一场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9日上午在东海县石湖乡廖塘村的麦田举行。


赶上今夏第一个高温日,麦地里热浪滚滚。现场,东海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科正高级工程师王维良,正在给农机手们发放《小麦机收减损技术要领》,在地头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安全生产指导。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农机手们登上各自的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冲向金黄的麦田。成片的小麦被“拢”进割台脱粒,只留下一行行平整的麦茬。根据比赛规则,农机手不仅要比谁收割得快,还要比谁的漏籽少。裁判组采取徒手捡麦粒的方式,计算得出机收损失率。


5名驾驶员分别驾驶3台福田雷沃自走式、2台沃得履带式收割机,匀速前进,往返一个来回,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饱满的麦粒顺着卸粮筒落入车厢内。裁判组的10名志愿者迅速跟进,采集落粒、称重、计算,现场监测每台收割机的损失率、破损率和夹杂率。


“现在正是小麦的丰收季节,也是我们特别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农机手赵洪柳看到自己收割过的田块几乎找不到麦粒,很是自豪,“农民种田不容易,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确保这些到手的粮食都能够收进粮仓。”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鼓励驾驶员提高驾驶技术,最大限度挖掘潜力,减损增效。”东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江介绍,举行这样的农机大比武,就是希望广大机手在机收作业过程中重安全、精操作、比实力、展风采,又好又快完成夏收任务,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不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农机贡献。今年“三夏”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小麦机收减损目标,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减少粮食收获环节损失。


东海赛区现场监测情况显示,每台收割机的损失率都在0.5%以内,破损率为零,夹杂率非常低。相比“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2%以内,破损率控制在1%以内,夹杂率控制在2%以内”的标准,减损的效率还是非常可观的。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机收比武,一些县区现场还进行了多种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作业演示,为现代农机化支撑和保障提供强有力支撑。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