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沃土生“金”走出富民兴村路


(□庄婷婷 薛海龙 李刚)日前,在东海县房山镇寇荡村的一处千亩优质稻麦产业园内,三架无人植保机在蔚蓝的晴空下翱翔,金色的麦浪在风中波动,比大海的波涛还要壮观。


村党总支书记寇锐正弯腰查看麦穗的生长情况,“当前正值小麦收割的关键时期,必须趁天气好抓紧时间,确保夏收顺利完成。”


从“十三五”时期经济薄弱村到现在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过千万元,寇荡村通过村集体自主经营稻麦种植走出了富民兴村新路径。


“村里外出务工人员通常在农忙时节回家种地,种完了就回去打工,导致田间管理不到位,粮食产量不高。”眼看着肥沃的土地产不出更多的优质粮,寇锐心急如焚,“我们必须寻求改变。手里有粮,咱们农民心里才不慌。”


2020年,市委出台“党建引领富民兴村”九条措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引导。寇荡村抓住机遇,利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村集体自主经营稻麦种植项目,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承包价格倡导农户以土地入股。


“一开始,一些村民想不通,不愿意流转土地。我们就给他们算了细账,还吸纳他们到合作社打零工。最终,310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农田3500亩。”寇荡村村委会会计刘阳说。


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支持下,2022年,寇荡村在流转土地上种植的稻麦喜获丰收,小麦亩产量872.1斤,水稻亩产量1071.2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266.64万元,净利润达213.81万元,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致富路。


“过去忙活一年,每亩地满打满算也就收入七八百元。如今家里15亩地流转出去后,每年每亩地能拿到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我还能到合作社打工,加起来一年有4万多元收入呢!”一手拿租金、一手领工资,让68岁的村民寇建旺真切感受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增收喜悦。


村集体经济增收后,寇荡村拿出净收入的30%建立村级账户社会公益基金,清理疏浚河沟、铺建水泥道路、栽植绿化苗木、慰问困难群体……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环境更美了,人心更齐了。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