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潘斯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的关心支持下,自2020年起,省农科院正式启动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遴选科技特派员组建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实施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市农科院主持的“赣榆区青贮饲料产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为助力赣榆区青贮饲料产业夏收夏播工作顺利推进,日前,市农科院特粮特经作物研究室主任王军研究员带领几名科技特派员赴赣榆区苏班牧业及周边地区开展玉米种植相关科技服务。
上午8时,工人们正忙着打碎饲料准备喂羊,王军一行带着本次免费发放给种植户的千余斤良种来到了苏班牧业示范基地,此次推荐和发放的品种主要是在市农科院开展的多年品种筛选与示范中表现优良的饲用玉米品种,主要有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连青贮101、连青贮303、连青贮920等优良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以及东单1331等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
“这些都是展示品种,不同品种要分开,而且尽量按清单的表格顺序来种,方便后期展示,其中的‘连单2121’和‘名鼎26’是可以和大豆进行套种的。”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许瀚元和祝庆一边清点后备厢内的种子,一边向公司工作人员叮嘱玉米种植的注意事项。
“我们此次下乡是为了向企业和农民免费提供玉米良种和技术指导,一共向企业发放7个品种的玉米种子,其中有5个是我们研究室自主研发的,过一会还会给当地农民发放一些鲜食糯玉米品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淑芬介绍。
接着主任王军带领服务团队和前来参观的企业人员和种植户赶往苏班牧业东边的春播玉米示范田,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在50多亩的玉米地内,半米高的小苗整齐划一,横竖成行,苗秆挺拔,笔直向上,延展的叶子苍翠葱郁,随风摇曳。
“今年4月中旬种了‘彩甜糯818’和‘白甜糯209’这两个品种,虽然说是第一次种,但是长势非常好,抗性很不错,等6月底的时候,收成肯定也好。”苏班牧业种植部经理刘洋不住点头称赞。
谈及往年种植的玉米,苏班牧业总经理张自江颇有感触:“我们公司正扩建厂房养殖湖羊,以前羊吃的就是花生、小麦还有玉米秸秆,去年的时候,我们把收获的玉米连着秸秆一同粉碎了,用来喂羊,营养是真的好,效果明显就能看到。”
被问及示范技术的成效,研究室副研究员柴文波介绍:“一株鲜食玉米常结2至3穗,其中只有一穗可以用于售卖,剩下的果穗和秸秆在一穗采收后全株收获再经过加工后制作成的青贮饲料较常规玉米秸秆饲料营养价值更高,适口性更好,也可长期保存,能够有效助推环境保护及反刍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同时由于鲜食玉米的生育期短,可以一年双季种植,鲜食果穗用于网络销售,不仅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同时填补了牛羊饲料的空缺期。”“在苏班牧业取得的示范成效,充分展现了推广玉米良种和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能够助力当地产业振兴,还能形成辐射效应,争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高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王军说道。为了这个目标,市农科院特粮特经研究室坚持培育玉米良种,并集成优化了适宜当地的“青贮—羊—肥—田”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多次下乡赠种送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助力当地打造特色青贮产业块状经济体,不断推进赣榆区青贮玉米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