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客流锐减 公路客运亟待转型发展——关注港城人出行方式变化(一)


(□王文 杨维洲)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港城旅游业全面复苏。但与人潮汹涌的高铁站、机场等相比,汽车客运站却稍显冷清。4月29日至5月3日,苏欣快客站发送旅客1.11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减少2.52万人次,下降69.3%。


日前,《连云港市2022年度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和市场供求信息报告》发布,2022年,全市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受新冠疫情影响,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大幅度下降,全市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142.21万人次,同比上年下降30.6%。


乘坐大巴的人越来越少,曾经承担大量中长途出行需求的汽车客运将何去何从?


■公路客运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日前,笔者来到苏欣快客站,站前稍显冷清,走进空旷的售票厅,只有寥寥几人在买票,候车厅多为中老年旅客。


“客流量相较于前几年确实持续减少,虽然疫情政策调整后,公共客运也在恢复中,但远没有高铁反弹快。”苏欣快客站一工作人员说,这样萧条的情况由来已久,只有节假日或春运期间乘客才会多一些。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汽车客运站的客流量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将近七成。


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公路客运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255358万人次,后续每年持续下降,公路客运量十年间下降近九成。


■我市交通运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放眼全省、全国,不止连云港客运市场受到影响。从全国来看,营业性公路客运已连续多年下降。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在2014年达到顶峰190亿人次,后续每年下降,直到2019年只剩下130亿人次。疫情后,公路营运客流剧减,2021年全年只有50亿人次。


长途汽车客运走低是普遍现象。究其原因,高铁、公路网的完善,私家车的增多使得市民出行方式变得多样化。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连云港高铁站开通以来,随着国家高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逐步形成、私家车的普及、网约车的兴起,传统公路客运受到了极大影响,客流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中长距离出行的需求,被高铁一步步“抢占”;从市到县或者从县到乡镇这些100多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则被私家车或顺风车不同程度挤占,客运站的发展遭受双重挤压。


交通出行方式还在继续发生变革,公路客运是否会逐渐被淘汰?对此,市交通控股集团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路出行仍然是大部分地区的刚需,而客运站作为公路出行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公共交通基础性的任务和使命。近年来,汽车站正努力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汽车客运站发力转型升级


在苏欣快客站,从市区到东海的专线,候车的旅客较多。“这也是我们在深挖现有业务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一位工作人员说,市区到县里的专线车,有特定的客户群,像大学生、农民以及其他缺乏开车条件的人群是主力乘客,所以说上座率还是不错的。


据介绍,汽车公司已经成功打造厂企通勤车的定制班车线路,并拓展包车业务,在转型发展方向迈出有效探索。


此外,汽车公司还着手盘活站场资源开发商业综合体功能,并积极试水危化品运输业务,一季度累计运输危货2万余吨,实现营业收入800余万元。打造“客运+旅游”运游融合新模式也是客运站转型的一大方向,通过道路旅客运输链接景区、酒店等旅游场景,推出酒店预订、景区门票、景区直通车等业务,目前,市交通控股集团相关权属单位也在积极研发此类业务。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