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跨越11年的红色传承

      

      ( □ 李江 李容刚 孙岩 尚青枚)清明节前,抗日山上一座座无名烈士之墓静静地坐落在松柏之间,碑前摆满了鲜花,不时有人鞠躬致敬。“老英雄,我们代表马老来看你们了。” 赵龙龙和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抗日山党员服务队的同事们,上前仔细擦拭墓碑、鞠躬献花、寄托哀思。


  赵龙龙和同事们说的马老,叫马入营。“老马是赣榆区班庄镇马朱孟村的一名抗战老兵,去年刚刚去世,享年94岁。1941年,年仅13岁的他参加了抗日儿童团。1943年,报名入伍参加了新四军,经历大大小小战斗近百次,在枪林弹雨中多次负伤。1948年重伤康复后,马老复员回乡。复员后,老人始终无法忘记那段战争岁月和牺牲的战友。”赵龙龙介绍。战火纷飞,故友难寻。马入营就将葬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的无名英烈,当成自己的“战友”。2008年至2021年,14年里,马老每年都会到抗日山烈士陵园的102座无名烈士墓前,向长眠着的318位无名烈士寄托哀思。


  赵龙龙与马入营的缘分,始于2012年。当年,刚入职的他被分配到抗日山脚下的班庄供电所,成为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员。赵龙龙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马老的场景:“那时马老80出头,精神头很好。见到我们去,特别热情。给我们讲抗战故事的时候,特别有劲头。讲到动情处,还会唱起军歌。”此后的10年间,赵龙龙经常会和队友们看望马老,为他打扫庭院、检修线路,陪他唠唠家常。逢年过节,还和队友们自发捐款,为马老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2022年3月,赵龙龙和队友们来到马入营家中,当时老人身处病榻,但他坚持起身穿上军装,为队员们讲抗战故事,并与队员们一起网上“云祭扫”英烈。临别时,老人握紧赵龙龙的双手,反复叮嘱:“我们要感谢军队、感谢党,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定要牢记这份恩情……”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2022年4月3日,马老离世。


  几天前,赵龙龙和队友们一起去看望慰问马老的遗孀。聊着聊着,大家不禁触景生情,马老“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话犹在耳畔。


  “奶奶,马老走了,我们想替他继续祭奠抗日山的无名英烈,您看可以吗?”赵龙龙问。

  “老头子要是知道你们做这件事,肯定很高兴。感谢你们,小伙子。”奶奶激动地说。

  青山松柏常青,英雄忠魂永存。11年前,赵龙龙与马入营结识。11年后,赵龙龙替马老祭奠无名英烈。“这就是我们永续不变的红色传承。”赵龙龙说。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