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到2025年,城区打造33个以上、三县打造9个以上便民生活圈 15分钟邂逅人间“小确幸”

​“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前段时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一段话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确实,“小修小补”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必须正视成本和管理等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市提出服务基本民生,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的理念,不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街头“小修小补”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发展空间。按照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方案,到2025年,城区打造33个以上便民生活圈、三县打造9个以上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市民王女士的15分钟便捷生活圈


​早上7点半,把孙子送进学校,家住新东街道广场社区的王女士就拉着买菜车开始了她上午的行程:先步行5分钟到苍梧生活广场采购生活物资,再步行3分钟到苍梧绿园南门的修鞋店取鞋,接着回到小区活动中心与邻居们边择菜边拉家常。

一刻钟,不仅“圈”出了王女士的惬意生活,也是新南街道新龙社区居民宋先生的“小确幸”:“小区一旁就是瀛洲路农贸市场,果蔬都很新鲜,前面还有光辉路生活街,买菜回来的路上在这里买点零食,孩子能开心好久。”

以浦东街道万润社区为中心,这里的居民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晨晚练点、超市、药店、菜市场,满足便利性购物、早餐等服务需求;10分钟路程内有幼儿园、学校、银行网点、书店和综合市场,满足副食品、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的购物需求;15分钟之内可步行到达大型超市、商业综合体、健身房等,满足休闲、健身等综合服务需求。

毋庸置疑,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能显著提升各项服务的便利度,还能促进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和均等化,轻松享受高品质生活。
  “海州区以海宁社区、建设社区、同兴社区、古楼社区为重点启动2023年试点工作,打造街区式、邻里中心式和分布式三类便民生活圈,让多样化生活消费满足百姓生活需求,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海州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州区将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科学优化布局、丰富商业业态、培育社区商业主体、完善便民商业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强与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福利与保障、社区服务等设施的衔接,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小修小补”让城市多点人情味


​搬到新小区后,设施齐全的健身场所、干净整齐的绿化让顾女士很开心,但脱离了老街区的热闹后,“小修小补”成了她的念想,因为居家过日子,难免有磕磕碰碰、缝缝补补的事,她却找不到修补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其实对老年人来说,“小修小补”不光是生活所需,也是厉行节约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和习惯。
  “‘小修小补’依旧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新南街道新龙社区负责人闫晓丽表示,配钥匙、补车胎、改裤脚、缝裤腰……这些“小修小补”的手艺活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是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刚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既需要考虑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提供升级服务,更需要根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接地气的传统服务。在市区一麟路的家得福东河邻里中心,张长周经营的干洗店推出了衣服干洗、鞋具箱包修理、定制真皮包具等服务,深受居民欢迎;在一墙之隔的慕拉诺无痕改衣店,王红霞正忙着给顾客改裤腰,出色的手艺获得了周边住户的认可;在汪洋的车行,童车、自行车、电动车……各种款式的车辆令人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的修车工具也彰显着店主的专业。



“未来几年,像家得福东河邻里中心这样配有家政、理发、修车、洗衣、五金等生活配套类便民服务功能,为周边市民提供大众理发、药店、维修、缝补等一站式服务的邻里中心将越来越多。”海州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李建蓉表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不仅需要品质服务,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随着城市发展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应给“小修小补”摊点逐渐回归的空间,毕竟它是城市烟火气的一部分,既增加了手艺人的收入,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也增添了城市的人情味。



因地制宜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起了居民在购物、服务、医疗、餐饮、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今年,我市出台的《连云港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工作方案》中提到,要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宗旨,着力抓好城市生活消费,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按照新老社区的不同定位,优化布局、补齐短板、丰富业态、壮大主体,提升城市发展潜能,构建优质便捷、运营高效、管理有序的便民生活圈。按照计划,到2025年,城区将打造33个以上的便民生活圈、三县打造9个以上的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带动居民就业。
  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加快建设,我市各试点社区也在探索特色便民惠民服务新路径:海宁社区红十字爱心洗衣坊,为社区内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建设社区利用空置的核酸小屋,通过“社区+企业+农户”的模式,开展产地(农户)直采、前置仓配货和配送到家的线上线下服务;同兴社区打造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与康复关怀相融合的全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古楼社区为辖区住在顶楼不便出行的居民提供各类上门志愿服务,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理发、爱心义诊、衣物缝补等服务……

“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中,我们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圈施策,优先满足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需求,在关注年轻人时尚消费的同时,兼顾社区‘一老一小’及特殊群体的需求,充分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宗旨。”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完善便民生活圈建设,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记者 张明兴 通讯员 汤茂斌 王雅萱)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王勇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