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25年,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疗康养供给格局初现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连发)日前,我市印发《连云港市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到2025年,我市初步形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医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来看,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93.8万人,占人口总数20.4%。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11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24%左右。《方案》据此提出目标,到2025年,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100%,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00%,新建住宅区养老服务用房配建率达100%;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保持在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比例达到70%以上;老年人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覆盖率达到18%;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


《方案》指出,我市将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管理制度,经济困难家庭的失能、残疾、空巢独居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优先入住。民政部门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动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信息,向社会发布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情况。


发挥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推广“原居享老”服务模式。引导养老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在实现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上门服务全覆盖和重点空巢独居老人每周探访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和自费购买服务融合发展,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探访、生活照料、助餐助洁、辅助出行、紧急救援等居家上门服务。每年完成政府支持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2000户。


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模式,为村民提供日托、探视、助餐、保健、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互助养老服务,在老年人较多的建制村或较大自然村建立村级邻里养老互助点。探索实行“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付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发展老年人集中居住式养老。


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支持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居家、社区、机构之间接续养老,探索医养结合“一床到底”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模式。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以及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重度失能老人基本护理服务需求。鼓励、扶持乡镇卫生院发展养老服务,鼓励医疗机构从业医生到医养结合机构多点执业,定期巡诊,按标准补贴。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