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婷婷 廖 嵩 薛海龙 熊永明 杨永亮)眼下,正是冬季韭菜的收割旺季,灌云县同兴镇张宝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韭菜种植基地田头,前来收购韭菜的货车络绎不绝,村民忙得热火朝天。“去年我们合作社申请了200万元富民兴村贷,流转了510亩土地,连片种植韭菜,一个季度就增收了190多万元。”张宝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道介绍。
2020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党建引领富民兴村”九条措施》(以下简称《九条措施》),鼓励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两年来,《九条措施》在全市农村得到生动实践,到2022年底,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2.8亿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4.5万元。
组织引路
凝聚富民兴村强大合力
《九条措施》从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发展路径、提供政策支持、做好发展保障等四个方面,配套十二条具体政策,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党建富民成效提供指引支持。我市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党建引领富民兴村”联席会议制度,22家涉农单位围绕财税扶持、土地政策、金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一体化提供保障,推动“项目找政策”向“政策找项目”转变。
政策落地,责任是关键。市委连续两年把党建引领富民兴村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头条举措,带动县乡两级党委书记“揭榜挂帅”,构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制定镇街书记抓富民兴村“六个一”责任清单,推动“一把手”带头谋划、创新落实,逐村制定发展规划,真正让惠农政策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东海县开展富民兴村创业大赛,灌云县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对打擂、帮带共建”活动,赣榆区实施“富民兴村百村示范”工程……全市1420个村级党组织在比中增动力、学中强本领、赶中争一流,有效激活富民兴村“一池春水”。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扶持引导专项资金1.05亿元,发放富民兴村贷款近亿元,带动村集体新增经营性项目858个,增收1.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
项目引航
拓宽富民兴村精彩路径
一个好项目能带动一个村。
为发挥“好项目”带动作用,我市在全市范围内表彰命名十大红旗村(社区),总结提炼20个村级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推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各县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产业路径。灌云县设立无息资金池,推行土地规模流转村集体自主经营发展模式,带动全县村集体流转土地10万亩,促进村集体净收入增加5000万元。赣榆区总结党建引领富民兴村“10法10例”,建设“绿色林果、蓝色海洋、红色文旅”三大产业党建示范带,推进村集体经济整体提升。
“今晚看直播的老铁有福了啊,直播间大虾今晚秒杀……”走进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党群服务中心,这里完全就是一个网红孵化基地,电商直播共享厨房、直播间、各种小道具应有尽有。海前村实施“支部+产业”模式,引导村民发展“网红经济”,2022年全村电商销售额达18亿元,物流上行量1500余万件,村集体收入达728万元。
围绕做优“土特产”文章,我市坚持差异化发展,培育形成“三铺鲜切花”“新沭草莓”“海头电商”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品牌。用足用好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政策,在563个村统筹建设243个村集体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
同时,探索富民兴村产业党建联盟,组建“共同富裕联合体”,推动强村带弱村,实现组团作战、抱团发展。灌南县汤沟镇探索“厂镇融合、政银聚合、电商耦合、村企联建”发展路径,围绕白酒产业,做强链上经济。连云区宿城街道成立“一叶富民”云雾茶产业党建联盟,构建“1+2+N”联盟体系,带动周边6个村增收600多万元。
头雁引领
擦亮富民兴村实干底色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富民兴村离不开“头雁”发挥作用。
我市出台激励村书记干事创业15条措施,设立激励奖、进步奖、贡献奖、年功性补贴“三奖一补”,细化工作导则,每年开展1次优秀村书记干事创业先进典型遴选推荐。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向223名村党组织书记发放奖金344万元,树立起“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之前我还担心杨书记回去后少了一位好搭档,没想到杨书记隔三差五打电话询问村里工作,他们单位领导逢年过节还来走访慰问。有这群‘娘家人’做后盾,我们干什么都踏实!”谈到第一书记杨涌,赣榆区赣马镇大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念军难掩激动之情。
为打造“永久牌”第一书记队伍,市县选派225名第一书记,覆盖全部乡村振兴重点村,设置离任缓冲期,引导任职期满第一书记对原派驻村开展常态化指导帮带。同时,配套制定加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选派、管理、培训和使用细则,确保选得优、下得去、干得好。期间共帮助102个村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25个村获省级以上表彰。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