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融合传播形成立体矩阵 深耕内容做强主流舆论

(□ 张晨晨)“今天,您可能发现《连云港日报》与往日有些不同。伴随着农历癸卯兔年的到来,《连云港日报》也以新的‘模样’迎接这个生机勃发的新春……”2月1日早上,当港城市民翻阅油墨芬芳的报纸时,这篇诚意满满的《致读者》跃然纸上。


面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的重大部署,在融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再一次策马扬鞭实施了新一轮全媒体融合传播综合改版工作。


连报集团全媒体融合传播综合改版推出以来,受到港城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有日报读者说,《连云港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宣传更加贴近有力;有晚报老读者说,《苍梧晚报》更多感人的百姓故事,贴近民生的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多彩;一些年轻的新媒体用户发现连报集团的各新媒体平台有了更多现场直播、新闻短视频、创意互动小程序等,形式与内容都焕然一新,连报集团融合传播的立体矩阵让主流媒体有了更强的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引导力。 


顶天立地   让“权威性”立得更高


“改版后的《连云港日报》和《苍梧晚报》版式编排有改变,有进步,版面更漂亮,图文色调搭配都有进步;内容也更丰富大气,更迅速准确地传递党委和政府的声音,更贴近群众和生活,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连云港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苍梧晚报总编辑、市委党史工办原主任丁心昂对连报改版的评说。


作为拥有65年光荣历史的党报,《连云港日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媒姓党”和“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此次改版,得到我市众多新闻宣传战线老前辈、老领导的充分肯定。


连云港日报社原总编辑、市委党史工办原主任、市二级巡视员徐勤飞认为,改版后的日报,服务中心工作更加全方位。除对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重要活动和重点工作及时跟进报道外,更突出分析性和解读性的服务型报道,比如《港城‘80条’力推经济率先整体好转》“《<流浪地球2>中的科幻能实现吗?———港城制造  硬核‘认领’重任”》等。同时还更加突出栏目的聚焦作用,像要闻版设置的“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奋战攻坚突破 奋力争先进位”“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等栏目,就起到重点聚焦作用,也达到报道效果。


“评论言论是媒体的灵魂,‘连报时评’专栏长驻一版,正彰显了评论引领的作用。这些评论立足港城市情,针对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提出见解,引导舆论,具有风向标作用。”徐勤飞说,他相信改版后的《连云港日报》定能担当起党报的职责使命,体现媒体舆论引导和价值导向,为本地居民奉献一道道丰富的主流新闻大餐。市杂文学会会长李正冬表示,新改版的《连云港日报》将“连报观点”版上的“连报时评”专栏移到一版,鲜明地体现了言论的旗帜导向作用,非常值得赞赏。


“我注意到两报在改版后,都增加了县区的新板块和栏目。”灌南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孙荪评价道:“县区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难点和突破点。无论是县区专版和‘乡街看点’专栏等,都注重加大对县区、乡镇和街道的报道,让我们的亮点工作有了更多展现,鼓舞了士气,增长了信心,增加了干劲。”

深耕内容  让“品牌化”打得更响


   一张有温度的报纸,想要记录时代的变迁、见证社会的发展,势必离不开内容的深耕。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两报读者,这次的改版让我耳目一新。”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副教授郭淑娟说,改版后的报纸,版面更加舒朗大气、清爽隽永,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更加显著,内容形式活泼多样,选题更加接近民生,既关注宏大叙事,解释解读政策,又深入城市肌理,挖掘温暖故事,日报的“深读”、晚报的“人物志”等全新栏目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深度阅读体验。


23年来,《苍梧晚报》无论在版式设计还是报道方法、活动策划上,都一直追随着时代的脚步,吐故纳新,不断变革。此次改版,晚报用心打造“心连民生”“阿兴逛市场”“人物志”等贴近生活的新版面,和读者一同感受动人的“城市表情”。


耄耋之年的张骏鹏老人是晚报的忠实读者,此次改版他对“人物志”印象尤为深刻“无论是写快递小哥的七天,还是写书法大家的朋友圈,角度、立意,甚至是写作笔法,都很新颖,读罢倍感亲切,此次改版他对“人物志”印象尤为深刻。张骏鹏老人说,改版后的两报,内容更鲜活了,日报的深度稿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晚报的故事稿更有生活味道。


对于大部分市民而言,晚报在打造都市生活服务类综合报纸方面,也在不遗余力,并拥有一众“粉丝”。来自高新区的读者王蕊对“跟着阿兴逛市场”的专栏很感兴趣:“这个栏目通过记者跑市场,带来民生一线最鲜活的新闻,读罢很有沉浸感,也很有生活气息,对我们日常生活消费都起到了很大指导意义。”来自解放路小学的魏淑婳,是一位《苍梧晚报》小记者,她最喜欢看文化周刊和教育类新闻:“我希望未来能多出一些版面,刊登我们爸爸妈妈的心得体会和小朋友们的习作,让更多小朋友、爸爸妈妈都成为粉丝。”


融媒互动  让“传播力”走得更远

“融合传播是媒体应对传播时代之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必由之路。”市委宣传部文改处处长韩猛说,连报集团全媒体融合传播综合改版以融合传播为突破重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上又有了新的进展 。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为积极应对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主动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传媒市场竞争要求,《连云港日报》在改版时,增强与集团旗下各新媒体平台的联动互动,如开设“融媒视窗”等专栏,让读者在读报同时,“码”上了解更多最新资讯;改版后的《苍梧晚报》也用媒体矩阵的方式全方位融入百姓生活,同时开设“朋友圈”专版,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以音视频等方式获得多样的阅读体验。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传统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闻领域的贯彻与实践。”郭淑娟说,两报改版后,新开设的线上专栏、二维码附录、音视频产品等,都彰显较强的融媒体意识。她注意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推送次数提升,一系列差异化、易传播、接地气、有特色的新媒体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市“两会”期间,新媒体中心推出的创意H5《跳一跳!一起实现连云港的小目标》,用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小漫画,带读者了解新一年连云港的奋斗目标;重点推出的横屏短视频《2022,不平凡!》《2023,“加速度”》形式新颖、画面精美,得到众多点赞;书记市长两会现场原声视频《马士光:力量源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邢正军:锚定目标,攻坚突破!》,观看人数近20万人次,被广泛转发。


在“连云港发布”视频号上线的《连云港全市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等短视频产品,展示了港城在新一年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在朋友圈刷屏。“连云港发布”视频号推出回家、忙年、盛装、守护等系列短视频;连云港日报微信推出《特别的乡音送给特别的你》,邀请赣榆、海州、东海、灌云、灌南、连云等地市民,用当地方言给大家拜年送祝福。苍梧晚报微信推出《名家定制!港城人专属“拜年短信”来喽!》,充满连云港特色和本土民俗年味的拜年短信,引导粉丝分享转发。元宵佳节之际,连云港发布推出元宵策划《猜!猜!猜!》,用表情包创新编写富有港城特色的灯谜,获得广大受众好评……


基层群众对这次改版带来的“媒体融合”特质点赞无数:“一些报道旁边还贴心附上了二维码,手机一扫,直接跳出链接,更方便了!”家住幸福路街道园丁小区的闫素娥,是出了名的爱看《苍梧晚报》,“除了看报,我现在还每天跟家里人学着用手机读报,喜欢观看连云港发布视频号和《苍梧晚报》速览版,手指一刷就出来了,挺神奇的。”


“一篇报道,纸媒是正装,二维码附录是便装,视频产品是套装,云报是休闲服,这些新媒体、新产品全员出动,有‘繁星满天’之感。”徐勤飞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两报在融媒互动上带来的新气象,“当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播介质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最优质、最权威的新闻资讯,永远需要深刻深度的思想和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