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首月吞吐量有望突破2600万吨
癸卯新春,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连云港港各单位一线职工,穿梭于码头之间,在萦绕不绝的汽笛声中,坚守在港口物流保畅岗位上,有力保障了港口生产“开门红”。据预估,港口首月吞吐量有望突破2600万吨。
1月24日大年初三,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寒夜中的码头气温骤降。“只是在码头巡查一趟,我就已经成了‘冰人’。”港口新东方集装箱公司工人刘凯洋驾驶完流动机械回来,面罩已挂满冰霜,安全帽帽檐上全是冰珠。
同样在寒风中坚守的,还有港口铁路运输作业人员。1月25日夜晚,室外气温低至-10℃。调车长何帅带着机调组乘员向中哈物流基地紧急配送空车。“戴着棉帽,穿着棉衣棉裤,冷风还是吹透了。”由于车列推送,组里的乘员刘泽必须充当“头钩”,即在第一辆车上领车。寒风直冲着他的脸庞吹来,他却丝毫不敢怠慢,时时刻刻留意着铁路轨道是否出现冰冻。小心翼翼地将50辆平板车推送到中哈基地1道货位上,刘泽发出停车信号,在得到何帅的准许后,刘泽又为车列做好防溜措施。为了持续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优质、高效的全天候运输服务,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在岗位上坚守。
中欧班列开不停,港口滚装作业现场也是一片火热。作业现场车辆川流不息,橘红色的身影往来穿梭,标准的手势和嘹亮的哨声此起彼伏,一场新春攻坚战在这里上演。作为中国机械设备和车辆出口三大口岸之一,节日期间,港口东方公司墟沟西作业区汽运队与滚装战时党支部职工组临时混编为“党员+群众”突击队,保障7条滚装船搭载9330台车辆扬帆远航。
在春节期间,港口生产方面的好消息接二连三传来,连云港港—北美航线时隔3年重新启用,“维京驱动”轮的成功远航见证了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货流回暖,此次北美航线新春复航对于加密连云港国际滚装航线,辐射全球网络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将为国内汽车厂家进军美国等中北美洲市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滚装出口新通道。(□ 王文 赵治崧)
港城企业全力以赴稳产拼经济
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春节期间,笔者走访了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发现港城企业在春节期间主动稳定生产,持续掀起新春拼经济的热潮。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赵永生介绍,他们积极地鼓励企业在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春节期间,强优企业大部分保持稳定生产。
在恒瑞医药抗疫重点药品生产车间,笔者看到,一盒盒包装整齐的止咳药正在从生产线下线。“恒瑞医药制剂分公司150多名员工、恒瑞医药原料药分公司240名员工,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身心投入到制剂产品尤其是重点药品的生产以及重点原料产品的生产中,打响新春保障供货第一场战役。”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
走进去年下半年新投产的中复神鹰碳纤维高端线,笔者看到白色的原丝通过碳化变为坚韧的碳纤维。这条生产线主要承担中复神鹰高端生产线的生产方案验证和开发验证,是中复神鹰碳纤维瞄准高端市场开发的新线。因为实验任务重,这条生产线在春节期间保持满负荷地生产。中复神鹰生产我国工业领域重要的“黑黄金”———碳纤维。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碳纤维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春节期间,我们纺丝4条线、碳化8条线均满负荷生产。”中复神鹰碳纤维副总经理陈秋飞介绍。为了保障生产稳定,春节期间,中复神鹰560名员工坚守各自岗位,按时按质完成既定生产任务,满足市场需求,预计1月份,该企业生产碳纤维将达到300吨。
初春的朝阳照射在高大的化工装置上,散发出金色的暖光,整齐的红黄蓝相间的管廊让人眼前一亮。室外是整齐排列的化工装置,室内则是忙碌的生产场景。在连云港石化中控室内,笔者看到一片繁忙的生产场景。现场100多名员工同往日一样正在紧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时刻监控生产装置内的化学反应。“春节期间,我们有800多名干部员工坚守在生产一线,主要生产装置节日期间均实现了高负荷生产,其中2套百万吨乙烯装置均是100%满负荷生产,节日期间生产乙烯超过5万吨。”连云港石化生产部门相关负责人李建亮介绍。(□ 周莹 王月 连工信)
年味浓 人气聚 消费市场“暖意融”
“中午在辣椒炒肉吃上一顿,逛上一圈消消食,买上一杯奶茶到影城打卡《流浪地球2》,傍晚再到‘大玩家’玩上一圈。”正月初六,市民孙振华陪着女朋友在万达广场逛了一整天。今年春节期间,港城消费看点颇多,看灯会、逛古城、购物、聚餐……处处热闹喜庆、人流穿梭不停,港城烟火味十足。
商业街区成为新年消费经济热点区域。1月26日晚上7时,华灯初上,海州盐河巷游人如织,美食广场人头攒动,观灯、赏景、品美食、游盐河成为市民的选择。截至正月初五,春节假日期间,盐河巷总客流量突破56万人次,同比增长51%,总消费额突破7240万元,同比增长43%。海州区商业街区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盐河灯光带、盐河生态与盐运文化、船文化等元素,海州区商业街区发展中心创新采用动态光影穿插行进式歌舞的模式,将光融于水、雾融于景、文融于乐,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通过逛、赏、品、尝、购、娱、乐,开启独特的盐河水韵年味新体验。
过年氛围激活港城烟火气。在陇海步行街、民主路老街,笔者看到造型各异的兔子花灯、高高挂起的红色灯笼,烘托出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在各大商业综合体内,俏皮可爱的兔子公仔、栩栩如生的兔子花灯、橱窗上贴着的红色窗花让人眼前一亮,舞狮、财神巡游等年俗活动也让消费者拖家带口前往参与,带动城市烟火气上升。“商业街热闹,我们的生意就不会差,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我们的食客就没少过,每到饭点总会引来众多食客。”新浦饭店运营经理李宏介绍,借助春节热闹氛围,饭店开业后生意红火。
“线上+线下”点燃商家促销热情。今年春节期间,港城各大商业综合体充分调动社群、线上销售等模式,主动适应新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万达广场开展“云逛万达 好物嗨购”活动,广场促销、多平台直播、社群互动,上线新春福袋、赠礼抽奖、爆品菜、代金券和实物礼品等导流到小程序,增加会员活跃度和消费;吾悦广场通过广场会员平台“吾悦星”销售春节礼盒。这些模式让人们感受到今年春节消费社群消费的新力量。(□ 张明兴 王雅萱)
岗埠富民农业科技园鲜花销售红火
“眼下正值春节假期,市场对百合花、郁金香等鲜花需求量激增,我们春节前后销售百合花、郁金香等40多万枝。昨天,山东客商自带车辆来园区采购郁金香、百合花12000多枝,忙到今天凌晨1点多才装完车。”园区主任包明建一边忙着查看温室鲜花长势,一边说。
1月26日,正是大年初五,岗埠富民农业科技园工人正忙着采摘百合花,温室大棚里井井有条,色彩各异、品种不同的百合已含苞待放,工人们穿梭其中,手法熟练地裁切着。春节前后,岗埠农场富民农业科技园百合、西红柿、草莓等产品供不应求,园区干部职工坚守生产一线,全力保障市场需求,全体工作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忙生产。
“春节前后,气温明显下降,给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为保证节日市场供应,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就有10多名工人在忙生产,有的采花,有的包装,还有的给西红柿点花。”当天,当笔者走进富民农业科技园9号大棚内,园区工作人员李加祥一边干活,一边说。
步入包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浓绿,工人们正在将百合一束束包装好,放入专门存放鲜切花的箱子或货架上,准备运往全国各地。为了确保百合鲜切花从采切至到达消费者的手中时,处于花期的最佳状态,有足够长的货架摆放期(瓶插期),车间内的百合依照成熟度的不同分开存放。“富民农业科技园的百合花品质非常好,包装、保存等工作也非常到位,和园区合作3年了,一直很愉快。”来自山东日照的鲜花店老板一边打包,一边笑着说。
据了解,2023年春节前后,是鲜切花需求旺季,鲜切花价格较往年明显看涨,每扎(10枝)百合50元左右。包明建介绍,春节前后,园区及早着手,扎实做好农资储备调度,全面加强温室管理。以技术指导、防病虫害、控旺促壮为主,分类制定管理方案,做好农作物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对作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园区紧盯市场行情,加紧百合花和郁金香的裁切、包装、销售工作,争取效益最大化,争取新年首季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开门红”。(□ 李慧 陶桂军)
市应急管理局 全力保障企业春节期间安全生产
春节期间,我市有111家工贸企业、32家化工医药企业、13家天然气运营企业、34家液化气企业、20家天然气加气站及2家建筑施工项目正常生产、经营、施工。市应急管理局开通“春节服务企业直通车”,线上线下相结合,执法服务与督查检查并举,有力保障了在产企业的生产安全。
大年初一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带领专家和业务处室人员,来到徐圩石化基地盛虹炼化一线,详细了解企业领导、重点岗位人员的值班值守情况以及企业安全责任落实,风险研判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等情况。了解到企业正在组织团队加班加点、集中攻坚,为第四步序试生产做精心准备,检查组现场指导,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重大项目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能否实现。服务重大项目,既是帮助企业防风险、促稳定、保安全的需要,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市应急管理局将始终以服务石化基地、化工园区的生产经营、产业结构优化和安全发展为己任,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辜建说。
整个春节期间,在机场油库、海州危化品运输企业、两灌化工园区、加油加气站点、食品企业生产车间、车站码头、旅游景区、建筑工地等,每天都能见到市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相关处室管理人员不畏严寒、奔波忙碌的身影。
“企业安全、社会安宁、群众安康,是我们应急人春节最大的心愿。我们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也是我们应急人最大的快乐。”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工贸执法三大队大队长朱建军不无自豪地说。(□ 王进文 朱琼)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王勇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