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话我市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一)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并举,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要求很明确,目标很清晰,接下来怎么干?代表们围绕重点话发展。

突出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制定落实重点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方案,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传统产业焕新等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

  东海是港城传统的工业大县,2022年,东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工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0%、10.5%,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9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长至65家。

  省人大代表、东海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其兵表示,今年,东海将持续保持工业增长势头,更大力度抓培育、攻项目、强载体,夯实发展硬支撑。完善链条壮大规模,推动主导产业抢占新高地,硅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军工应用、电子级、光纤半导体等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打造高纯石英砂、高纯晶体硅等6条产业链;新循环经济产业发挥整车回收拆解资质优势,开辟发动机再制造、新能源电池再利用等领域新赛道,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构建;新材料、矿业产业聚焦非化工功能性材料、金红石深加工方向,打造更具附加值的产业体系,金红新材料主板上市。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新跃升。鼓励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引导绿色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鼎味泰食品主板上市,带动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集聚。培育重点企业形成新梯队。深入推进强优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立足存量育增量,发挥太平洋、晶海洋等产业资源优势,吸引优质项目聚变集群,固有产能裂变扩张,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演变,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

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突出抓好22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2022年,灌南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总投资107亿元的河北诚信生物试剂项目成功签约,实现了灌南招商引资史上百亿元项目“零”的突破。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行“红黄旗评比”“过堂会办”“观摩考评”等机制,持续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5个,立大绿能精密配件、久光装载机等90个产业项目投产运营,延展金属制品、联浦建材、盖亚新材料等59个市级重点项目序时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省人大代表、灌南县委副书记、县长苏卫哲表示,今年,灌南将坚定“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加快建成“产业发展新高地”。始终保持招商引资强劲势头,完善项目准入评审机制,用好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紧抓新一轮南北共建契机,坚持领导带头招商、专班驻点招商和以商引商,依照“产业招商地图”精准招商,做到“每季都有推介活动、每月都有招商评比、每周都有项目签约”,在招大引强、强链补链上实现新突破,力争新签约超亿元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其中超100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2个、超10亿元项目8个。完善重点项目指挥调度体系,健全县领导挂钩服务、属地部门专班推进、项目建设后评价和政策梯次兑现等机制。坚持“单月过堂、双月会办、季度观摩、年终考评”,推动更多项目加快落地开工、投产达效,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完成产业投资130亿元以上。

加快构建服务业新体系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331”工程,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更好满足产业链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海州区是全市服务业重要集聚区。2022年,海州区引育首店50家、直播总部10个、MCN机构24家,税收过千万元楼宇达23栋。网络销售额增长19.2%。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番。新浦饭店、陇西客栈唤醒民国“城事记忆”。盐河驿水上光影秀拉开了片区开发大幕。盐河巷荣登省“十佳夜市”榜首。陇海步行街获评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示范步行街。露营、烟花秀、啤酒节成为户外打卡“爆款”。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省人大代表、海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锋表示,现代服务业是海州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今年,海州将加快现代商贸圈提质。以场景、项目、业态为重点优化消费供给,持续稳预期强信心。培育智慧商圈,依托商业综合体和街区,引入区域首店5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智慧商圈。构建便民商圈,集购物、休闲、就医和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少于4个。提档专业市场,净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60家,解放东路汽车城投入使用。打造电商网红圈,建成新媒体产业园、海创未来城等电商平台,招引MCN机构10个、直播间300个、直播达人1000人,网络销售额突破400亿元。集聚新兴商圈,实现社区配送服务中心全覆盖,快递业务量增长10%以上,争创省级商贸流通示范区。盘活开发闲置楼宇5000平方米,税收亿元楼宇实现新突破。丰富夜经济商圈。民主路争创省级示范步行街。丰富夜游、夜演、夜购、夜娱、夜宴、夜宿业态,尽快恢复城市烟火气。(□ 周莹)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