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浓度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水平,空气优良率全省第二,水环境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达93.3%,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今年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组组数字,展示出美丽港城的浓浓绿意。据悉,为了这份浓浓的绿意,市财政去年共安排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达3.4亿元,奋力书写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答卷”。
绿色发展,功在不舍。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投入,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坚决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财政资金“保驾护航”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美丽港城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保护资金稳中有增。“这个项目建成后,可通过碳监测分析应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宏观全域碳排监测和微观企业碳排分析。”昨日上午,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负责人刘咏锋向记者介绍。据悉,2022年,市财政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支出予以保障。一方面,将市污染防治攻坚资金预算从2021年度的20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另一方面预算安排市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3000万元,两项资金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修复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疫情防控医疗废水处理、企业污染防治、水气土污染防治、宣教监测监察能力建设等39个项目,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重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强化财政政策功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发动社会力量遏制生态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市财政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了《连云港市保护和奖励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的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奖励标准。截至目前,我市共办理举报奖励案件19件,奖励金额14150元,单个案件最高奖励金额达5000元。
不仅如此,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的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等财政政策方案,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及时分析我市环境现状及新旧政策之间做好过渡衔接,及时分配下达2020年度污染物挂钩资金,按照“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原则推进损害赔偿资金按规定缴纳入库,目前已缴纳100.06万元。
与此同时,市财政部门还通过加强监管,创新资金立体管理方式。据悉,为进一步提升财政工作效能,市财政局会同多部门选取了连云港能源大数据(碳监测)中心、石梁河水库生态修复等20余个双碳热点、政府重点民生以及企业污染防治项目进行现场查看。“通过看项目现场、抽看资料台账的方式推进项目和资金监管,做到项目和资金监管上的‘心里有数’。”该负责人说。(记者 徐黎一 通讯员 冯晓萌)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