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是城市烟火气最浓郁的地方,既装着田间菜农的收入,又牵着经营商户的喜怒哀乐,更关乎市民的柴米油盐。
招揽顾客的吆喝声重新在耳边响起,新鲜多样的蔬菜、张牙舞爪的梭子蟹码在大大小小的摊前等待顾客挑选,来自四面八方熙熙攘攘的人流又把那份繁华与热闹找回来了,而且比以往更加浓郁,更令人安心,在春节喜庆氛围的渲染下,也更有了年的味道。
地产菜上架 田间地头有“奔头”
1月6日6点,浦南镇尹巷村村民尹同进已经骑车来到了位于海州区新海路的洪门平价菜市场,将新鲜的蔬菜摆放到自产自销区的摊位上。
“这些都是我们周边村的地产菜,我这韭菜只要4元钱一斤,西红柿2元钱一斤,蒜苗1.5元一斤,虽然品种不算很多,但是蔬菜都很新鲜。”7点多,随着菜市场客流量的增加,尹同进便忙着招揽顾客,摊位上既有新鲜的蔬菜,也有晒干的萝卜干、马齿苋,“上周来买菜的人比较少,现在市场的客流量已经恢复,我这儿每天的蔬菜销量也在逐渐提升……”
话音未落,又有顾客递过来挑选好的菜品要称重,尹同进又忙碌了起来。
冬日无闲田,在浦南镇江浦村集瑞园蔬菜大棚,负责人张建平正和工人忙着采收香菜、花菜、西红柿等蔬菜。“现在正是时令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今年园区通过引进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控产控量,确保蔬菜品质上乘,生态美味,产量也十分可观。”张建平说,去年,江浦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了生态环境土壤改良,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每天都有几十户农户帮忙采摘采收,带动附近村民增收致富。
“这些刚摘下来的小番茄,正准备装车运往市区的门店。”在板浦镇乐源家庭农场的大棚里,成片的小番茄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农场负责人唐国玮难掩喜悦之情,“从2022年12月开始,草莓和小番茄进入了上市旺季,虽然前期受疫情影响销量不多,但是元旦以来,门店销量猛增,不少商户都在打电话催货。从目前田间的长势来看,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种类全价格稳 商户销售有信心
在市场上,蔬菜、水产、鲜肉……应有尽有,有的商户还摆上了汤圆和腊肠,价格公道稳定。
“菜市场一头连接着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保证市场农副产品足量供应,关系着家家的灶台餐桌。”市场商户刘女士一边捏着汤圆,一边说道。在市场上经营十多年,刘女士摸清了春节前后的热销商品种类,在节前抓紧制作各种口味的汤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
“你看这种老豆腐,卤水的,吃着很香。”
“刚出锅的烧鹅,炖得烂烂乎乎的。”
一声声叫卖让人找回了我们记忆中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满眼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淡水鱼,无不透露着勃勃生机。眼前的喧嚣,也是商户们的底气和信心。
“开始忙年了,这几天市场的人明显多了。”刘女士指着随处可见的拉着小车逛市场的人说,“现在和客户聊天都更关心彼此的身体康复情况,这也好,大家今后会更关注饮食营养均衡,肯定更爱逛菜市场了。”
味道好质量优 市民餐桌有保障
“今天抽检的青菜、白菜、香菜和韭菜的农残检测结果都合格,让市民吃上放心菜可是头等大事!”在市场的农残检测显示屏上,市场管理方公示了当天的检测结果,引来不少顾客驻足。一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春节销售旺季的到来,市场方也加强了管理,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老板,小番茄到货了吗?”拎着满满一袋蔬菜走出菜市场大门,家住江天花园小区的戴磊问一旁的水果店老板,“你家的小番茄是本地产的,口感特别好,酸甜可口。”
戴磊说的小番茄正是板浦镇乐源家庭农场出产的,上市以来颇受市民喜爱。
“现在逛菜市场更悠闲了,不像以前,匆匆买完赶着回去,不敢逗留。”戴磊居家健康监测了两个多星期,最近几天开始出门买菜了,“大部分人康复后没有了之前的恐慌和焦虑,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从种到销、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拎稳菜篮子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就随着菜市场里升腾的烟火气,逐渐热闹、鲜活起来。(记者 张明兴 通讯员 王雅萱)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