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不断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精心打造滨海特色独具、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新港城。
优化空间布局
【报告摘要】聚焦海州湾区整体开发,深化港口与开发园区、临港产业、沿海城镇互促共生、融通协作,打造亲海近湾、港城相拥、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北纬35度黄金湾区。
【权威解读】孔令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系统将围绕“优空间、护资源、促发展、惠民生、强队伍”工作主线,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一带一路’强支点、高质发展海州湾、美丽宜居山海城”为战略定位,统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过推动创新工作,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整合叠加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进信息共享,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实现市区控规全覆盖。完成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持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服务保障城市更新,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围绕“单元层次、街区层次、图则优化”目标,实现街坊层次的详细规划全覆盖。围绕花果山南片区、解放东路及月牙岛东片区、东盐河片区、开发区几何中心等重点片区开展规划方案优化,加快推进开发建设。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编制实施《连云港市国土绿化规划(2022-2025)》,做好国土绿化上图工作。继续开展国家森林城市三年复核期建设,开创“后创森”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记者 徐黎一 通讯员 张译文)
完善现代功能
【报告摘要】实施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形象品质并重。
【权威解读】王友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完善现代功能,实施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形象品质并重,就是要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强功能等形式,逐步细化城建及基础设施建设,让这座现代化城市功能更智慧、更舒适便捷。
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面,年内计划实施项目33个,完成徐新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启动秦东门大街东延、凌洲路——人民路快速化北环工程、科苑路快速化东环工程等,推进海州区五处规划道路下穿铁路立交引道工程,打通振华路。城市更新方面,年内计划实施项目6个,重点实施东盐河片区城市更新、连云港老街片区更新、中山路南侧山坡房屋疏解提升工程。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将改造老旧小区162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300套,稳步推进既有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动治堵机制,推动主城区快速内环建设,实施科苑路、凌洲路等快速化改造,启动秦东门大街东延工程,打通为民路等5条“断头路”,治理巨龙路、盐河巷等10处“堵点”,进一步打通城市“微循环”,实行市域部分高速路段通行费用优惠政策。同时,住建系统还将继续加快构建城市“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做好现有公共自行车、共享电单车服务的同时,持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规划,年内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将在主城区投放共享(电)单车2500辆,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杨迅)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