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增长”一词出现了26次,其中15次出现在2023年的工作部署中;“发展”一词出现高达62次。
一个个高频词,其背后折射的是全市上下对经济发展的全情关注与高度重视。
一个个高频词,让我们奋斗有了目标、有了期盼,也更有动力。
韦怀余: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
夯实投资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计达到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计达到15%,工业应税销售收入预计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7%。
面对多重压力,我们如何确保实现这一系列发展目标?
要实现增长,必须依靠发展。仔细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发展”一词出现高达62次。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韦怀余认为,首先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稳投资”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个“稳投资”不是只要速度不要质量,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我们确定了415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预计将实现投资140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开工建设,连云港将迎来新一波增长点,夯实区域发展基础。其次要突出产业经济。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县区围绕重点发展的2至3条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巩固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力争“三县三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占全市比重突破70%。牵头推进港产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好港产城一体化总体规划,持续优化港口开发、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发展路径。此外要聚焦新经济、新市场的创新,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加大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储备培育,推动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在县区(板块)实现全覆盖。再次要营造好良好的营商环境。经过三年疫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我们要加大宏观政策的实施力度,主动落实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些都能够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实行12345“一号对外”提供服务,利用智能助手,全天候受理政策咨询,提高平台即办即答能力和服务延伸能力。依托相关媒体加强新闻宣传,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应对,营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席世战:
市人大代表,市工信局局长、党组书记
做强产业支撑
经济增长关键是要突出工业经济的增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优势产业补链强链扩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小寒时节的盛虹连云港产业基地,车辆往复穿梭、装置星罗棋布、管廊四通八达,成千上万的身影忙碌在各自岗位上,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表示,随着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企业的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强大的战略协同和优势互补能力,循环互联的产业集群优势更加明显。
这一幕幕便是我市抢抓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市人大代表,市工信局局长、党组书记席世战表示,今年我市将以10条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构建产业聚链成群的培育体系,完善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政策支持的工作机制,加速壮大石化、新医药、新材料三大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个链主企业、一批单打冠军、一套成熟链条的发展局面。力争全年三大集群产值突破3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加快提升,打造1条千亿产业链、2条500亿产业链。紧扣企业发展,实施精准调度工程。进一步完善工业运行专班、企业服务专员、定期工作专报等工作机制,深化“日监测用电、周调度行业、月分析通报”工作做法。重点关注增加值率高的新医药、新能源、矿选等行业和规模大的石化化工行业,密切跟踪100强工业企业,定期调度100家正向拉动企业和100家负向拉动企业,派出百名服务专员,全力稳经济、促发展。建立280家“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按照1∶3比例建立840家规模企业培育梯队,及时指导入规入统。全年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2家,超50亿元企业8家,超10亿元企业40家。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升级,年底进入培育库企业超1000家,培育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单项冠军20家。
詹永振:
市政协委员、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勇立创新潮头
区域经济增长不仅需要强力的产业支撑,还需要企业的努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培强“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奥神新材料是我市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拥有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的自主知识产权。市政协委员、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永振表示,2022年,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企业发展遇到了一系列困难。面对困难,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开拓新领域,不断扩大聚酰亚胺产品的适用范围。通过开发特种防火服装,挺进了火灾救援用品市场。今年,企业将进一步扩大生产,启动新型复合材料基地建设。未来,企业将在纸基复合材料和板基复合材料上下功夫,持续推进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市场开拓,为全市经济新一轮增长贡献力量,争当创新主力军。(□ 周莹 连发 连工信 连科)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