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去年 连云港经济质效双优 韧性十足

冬日的连云港石化基地依旧热气升腾,盛虹、卫星、中国中化三大产业集群核心项目群已经形成,盛虹炼化、连云港石化一期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正开足马力抓紧生产的黄金期,奋力跑出一季度上扬曲线。
        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轮疫情的影响,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奋进化解难题,以创新激活动力,政策叠加效应不断释放,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王成章表示,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去年,我市经济韧性较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重大产业项目捷报频传,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加速,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盛虹炼化一体化、卫星化学轻烃综合利用等项目投产达效,碱业公司搬迁改造、丰海丙烷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建设,芳纶产业园等13个过百亿元项目签约落地,徐圩新区跨入千亿园区行列。“中华药港”一期投入使用,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工业用电量增长18.7%、居全省第一,净增“四上”企业超700家。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赵永生表示,回顾2022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特点,“稳”是鲜明底色,“进”是持续努力方向,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坚定有力。
        创新经济增速加快,创新主体规模增大。面对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的短期冲击,全市经济以规模增长为经线,以创新增长为纬线,展现出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5个创新药成功上市惠及千万患者,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服务中国智慧化码头计划、123米的全球最长风电叶片在沿海风场转动,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2年1至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60.7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7.5%,高于同期规上工业增速4.6个百分点。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刚介绍,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37%,连续三年苏北第一。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增幅全省第一。全省海洋领域首个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太湖实验室分中心成功落户,高效低碳燃气轮机首个试验平台满负荷运行。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经济稳定增长舒筋活血。2022年,我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城市的营商环境。连云港高新区完善实体化运行机制,将实管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全链条”事项以及相关专业审批人员划转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按照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审批阶段实行审批环节精确到人、审批岗位AB角设置、审批“一窗式”办结的工作模式,做到精准高效服务不断档、不掉线。这样的营商环境事项优化的案例持续增多。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在全省率先开展“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全程代办帮办”,开发在线全周期监管平台,压减审批材料43.1%、“工改”成效全省领先,建成全国首家“电水气讯”联合服务中心,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记者周莹 通讯员连发 连科 辛玲)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陶莎     审核: 刘昆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