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温暖医靠
编者按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港城因时因势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及时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精准、精细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做好有效统筹衔接,维护日常医疗服务。加快推进药品供应保障,持续推进发热门诊扩容增量,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扎实做好社区服务保障、开展疫苗接种攻坚行动……
连日来,我市各级行政部门统筹协调,扎实做好各项对应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温暖守护凝聚起全城同舟共济、同心抗疫的团结伟力。为全面、精准反映我市调整优化防控措施的暖心举措,更好地回应群众关心的医疗救治问题,本报今起推出“筑起温暖‘医’靠”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当前发热门诊是设在疫情最前沿的哨所。为了让患者能够及时问诊就医,我市通过扩容增量、简化就医流程等方式,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开设发热诊室。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由原来的46个增加到110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由22个增加到48个,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发热诊疗服务。
在灌南县田楼镇第一卫生院发热诊室,医院外围和大门内增加了不少导医标识,方便患者了解发热就诊开药全过程。据了解,发热诊室提供24小时的接诊服务,配备了2名专科医生进行诊疗,同时也配备了候诊区、输液室、挂号收费区、药房、抢救室等。
“病人增多是从12月13日开始的,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医院把原先的诊室进行了重新改造,连夜连接电脑,安排了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2名医生,保障患者能及时得到诊治。”田楼镇第一卫生院院长朱杰介绍,目前每天接诊有发热、咳嗽症状的病人150人左右,遇到发热病人会免费发放扑热息痛片。
发热诊室医生陈尚前几天核酸阳性,伴有咳嗽症状,他坚守岗位,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开启战斗模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发热病人明显增加,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扛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陈尚坚定地说。
随着基层发热诊室的启用,再加上分布在村、居旁的卫生室,基本满足群众“家门口”就诊需求。“这几天开始有一点咳嗽、发热,今天特地来看看,大夫对我进行了非常细心的问诊,叮嘱我如何正确用药,排队时间也不长,挺不错的。”前来咨询病情的患者吉春刚表示。
据了解,针对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攀升,我市快速扩增全市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提高接诊能力,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利用原有的三区两通道、留观区域、室外空间等扩增发热诊间数量。在国家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仅46个。“新十条”出台后,我市立即部署各县区,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和就诊量对发热诊室进行全面扩容改造,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达110个,进一步满足了广大居民发热就诊需求。发热诊室开诊时间根据就诊人次和区域分布情况动态调整,市民如有发热等症状可拨打电话咨询,必要时可就近前往诊治。(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夏丹华 朱恒 王华)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