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想请您寄一盒晨光牌签字笔、新款儿童笔袋和铅笔文具套餐到上海。”28日上午,位于建设东路上的文具店老板刘静收到一个网上订单。她按照要求将文具搭配齐全,拍照确认无误后仔细将文具打包发货。
这家靠近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因品种多,品质优,收获了市民喜爱,近年来,店主刘静更是借助网络给文具店迎来了新机遇,吸引本地及江浙沪等地三万多人成为小店会员。
亲力亲为专业服务赢得顾客赞誉
市区建设东路靠近学校附近有一家精品文具店,绿色招牌上的“贝发文具”四个字格外显眼。每天不论何时都有人去店里挑选文具,尤其是傍晚6点钟过后,是这间文具店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店主刘静最忙碌的时候。产品介绍、结账打包、整理货物等工作都亲力亲为。 今年42岁的刘静自身就非常喜爱文具,自己还是学生时就喜欢逛文具店,看着新潮可爱的文具她总是爱不释手,闲暇时逛文具店也成了她学生时代的一个爱好。以后自己也要开一家文具店成了她的梦想。16年前,她如愿实现了她的梦想,在市区开了第一家“贝发文具”店。
“文具要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就需要保证品质。”刘静说。要想让生意做得好,就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引进新的产品,尤其是优品选物和品控都需要亲力亲为。
在她的用心经营下,小店生意很火,2014年,她在建设东路开了第二家文具店。
遭遇电商冲击生意一度清冷
近年来,随着电商崛起,实体文具店受到了较大冲击,刘静的文具店也是如此。刘静告诉笔者:“网上购物方便,而且有些价格也比实体店低,尤其是小文具,网上的团购套餐或者批量购买让不少人觉得很实惠,来实体店选购的人就会少了许多。近几年有一些做实体的文具店因为赚不到钱就不干了。”在这样的冲击下,刘静的文具店也受到了影响。
起初是网络购物平台上批量销售的纸张让店铺的销售量有所减少,后来则是中性笔等文具耗材。2019年是店铺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时候,回忆那段时间,她说:“网上购物平台新起,店铺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原先店铺里一到开学季都会卖出百余个书包,那时候最多也才卖出二三十个,后来店里就不进货了。”
因为网购冲击,一年多时间里,店里营业额少了近一半。她坦言:“前年、去年网购太红火了。以前店里顾客盈门,后来只有放学才有些学生前来购买。生意萧条的时候店员工资都是靠自己的存款发放的。”
迎难而上依托网络小店再现生机
在网络的不断冲击下,刘静没有退缩,相反,她认为风口就是机遇,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能相辅相成,达至共赢,既然网络可以促进销量,自己也可以学着将店铺推向网络。
2021年,她先尝试着在微信平台发布产品。她说:“刚开始也想过注册淘宝账号,后来考虑到店铺需要送货、发货等,自己管理账号的时间有限,所以选择了只需要发布产品简介的平台。”
刘静是个有毅力的人,选择了微信平台她每天都认真发布产品,从式样到书写感受,尤其是新品,她都会提前发布。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她的网上小店也逐渐走上正轨,陆续有人从网上下订单,特别是很多喜欢文具的市民,从一支中性笔到一个修正带,不论物品多小,她都仔细对每一位顾客的订单做到包装仔细,当天寄出。每天不论多晚,她对顾客的提问都会及时给予反馈。
她的微信里有一半是外地顾客,很多还是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因为原先一直在店里买文具,所以他们会及时关注她的微信信息,看到喜欢的文具就会下单购买,由她打包寄去。 在刘静的用心经营下,小店生意更是得到了很多顾客的认可,吸引本地及江浙沪等地三万多人成为小店会员。
“我打算做好网络平台的销售,也会引进更多新产品,让更多地区的人用上好用实惠的文具。”说起未来的打算,刘静笑着说。店铺还会不断更新最新最实用的文具让更多居民使用。(记者 武娜 通讯员 陈怡璇 )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