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婴幼儿照护服务如何不负所托

        婴幼儿照护服务,不仅事关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福祉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幼有所育”,并就今后民生事业发展作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重要部署。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强普惠托育体系建设,释放生育潜能。然而,来自市卫健委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婴幼儿实际入托比例还不尽如人意。市卫健委人口家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更多的婴幼儿入托,不仅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还要充分依托社区资源,加大家门口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入托需求旺盛且多样化

  今年初刚添了二孩,而大女儿还未到入园年龄,如何更好地照看两个孩子,家住海州区的吴女士犯了难:“二宝的到来确实让我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无暇顾及大宝。”面对这种状况,吴女士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大女儿送往托育班。

  但近2个月以来,吴女士实地考察了很多家托育中心,至今也难以选到一家特别满意的。“我家周围没有公办的,民办的有的临街、有的地方小,要不就是师资、环境看上去并不好。”吴女士说,自己的诉求是希望找一家距离自己家不太远的托育中心,最好有专业的看护人员,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但实际上想要找到这样的托育机构并不容易。

  与吴女士不同,家住连云区的赵女士家中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但老人年龄越来越大,照顾孩子也感觉到吃力,而且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老人表示难以胜任。于是,她也迫切希望能找一家距离家近一点的、专业一点的托育中心,减轻老人负担的同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笔者了解到,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婴幼儿照护领域入托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家庭有着强烈的入托需求:从双职工家庭无人照料到选择专业看护、减轻老人负担,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如今,家长的托育诉求呈多样化趋势。

资源不足、价格偏高成行业痛点

    “不是没考虑过送宝宝去托班,但我总担心托班照顾不好孩子,而且价格更是不便宜,最后还得请老人来帮忙。”家住海州区的王女士介绍,她在灌云县上班,平时工作很忙,她的女儿今年才2岁多,因为找不到让她满意的民办托班,而公办托班数量又十分有限,她只能让她的妈妈从外地过来帮忙照顾孩子。

  实际上,多数家庭都倾向于选择公办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提供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其价格可接受、质量更有保障。然而,托育服务资源不足、价格偏高、专业人员缺乏等现象依旧是行业痛点。当前,我市托育服务机构城乡分布极不平衡,大多数托育机构集中在城区,全市176家托育机构分布在城区的有125家,特别是灌云、灌南两县城乡分布失衡现象尤为突出,全市两个功能区、27个乡镇暂无托育机构,无法满足部分农村家庭的托育需求。

  其次,我市托育机构主要以民办托育为主,社区、企业园区、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等举办的托育机构数量较少,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社区托育等托育形式没有形成。目前,全市单位承办托育机构仅有21家,占全市托育机构总数的11.9%。灌云县、灌南县、开发区没有一家企业园区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托育服务,托位供给来源单一。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市托育从业人员人才培养体系尚不成熟,尚存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缺口,这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托育服务人员1375人,其中保育人员817人。部分托育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不高,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薪资待遇偏低,也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流失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制度缺乏导致从业人员质量标准出现偏差,人员素质难以保证。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据市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托育机构231家,实际正常运营的托育机构176家(包括幼儿园开设的托班)。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11.2万人,托育机构提供托位数1.37万个,实际收托婴幼儿0.612万人,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98个,距离“十四五”末要达到4.5个的目标仍有差距。

多措并举推动“幼有所育”更加普惠优质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强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缓解婴幼儿家庭的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2020年8月,我市印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自此,明确了“创新发展、主体多元、管理规范、质量保证、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目标,标志着我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市各县区(功能板块除外)全部印发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文件。

  同时,市卫健委与市发改委、财政局连续三年联合印发《连云港市普惠托育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创建普惠托育试点机构23家,其中省级托育试点机构7家、示范机构2家,连云区实现“一乡镇一街道一普惠”托育服务全覆盖。申报中央预算内普惠托育专项托育服务项目13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829万元,新增普惠托位920个。今年,12家托育机构通过评审验收,并择优推荐省级试点机构5家。

  下一步,我市将优化细化托育服务行业标准体系,为托育机构提供更具体的可操作性依据,包括从业人员准入、日常管理、监督监管等方面,提高托育服务发展水平,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同时,强化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积极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婴幼儿托育专业学科建设,结合托育行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教学标准,培养早期教育、托育服务人才,提高托育服务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素质优良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增加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对职业的归属感。

  针对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开展“一乡镇一街道一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工作,加大对乡镇托育机构建设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城乡、区域托育服务均衡发展,提升对农村地区托育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村委会(社区)兴办普惠托育、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单位企业发展福利性托育等多元化普惠服务体系,提高入托便利性,减轻托育负担。在新建房地产项目中,将新建配套幼儿园与托育服务用房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支持鼓励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注重城乡平衡,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托育机构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尝试打造新型“互联网+托育”的服务模式,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父母课堂等服务,提高婴幼儿家庭照护与养育能力。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乡镇普惠托育机构全覆盖的目标。(□ 徐誉宁 陆永国)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