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据悉,我市自1999年检出首例HIV(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目前全市各县区均有艾滋病疫情发生,血液传播、性途径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1-10月全市共检测各类人群90余万人次,在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99%以上为性接触传播。据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科长乙永林介绍,全市艾滋病疫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持续保持低流行水平,但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二是性传播是我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主要表现为新报告病例中男性同性传播构成比超过异性传播。三是老年人群和青年学生已成为我市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报告病例数占比持续上升。
那么,预防艾滋病有哪些措施呢?乙永林表示,市民平时要洁身自爱,进行安全的性行为;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文身、文眉、针灸或手术;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等。
近年来,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早阻断、早检测、早干预、早治疗是对抗艾滋病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可以进行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一般来说在两个小时内服药几乎可以100%阻断,但是最晚不超过72小时。”乙永林说。
据悉,我市着力加强艾滋病检测网络建设,监测网络由6个国家级监测点、5个省级监测点组成,目前已建成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183家,其中确证实验室1家,筛查实验室30家,检测点152家,为在更大范围内制定和实施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孟曼)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