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十一”,因为临近年底圣诞节,是海外客户购买各种工艺品、纪念品的高峰期。东海县水晶电商直播借此又掀起一波高潮。走在“不夜村”——薛埠村的街上,白天基本上看不到人,到了晚上却是人山人海。村里500多名村民化身淘宝主播,每天直播到至少凌晨2点。为配合今年的“双十一”,一些村民专门招募了英语水平达6级的大学生,做起了跨境电商的生意。
近年来,我市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以改革破题,以电商赋能,坚持把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加快发展,努力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聚力打造“电商名城”,各类电商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激活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力。
电商快递年发4.11亿单
在东海县曲阳镇兴西村,提到党总支书记赵中刚,大家都竖起大拇指,一致认为他是全村电商发展的“领头雁”。2019年,赵中刚抢抓互联网“风口”,率先在村里建起电商直播基地,组建起创业团队,开启了水晶直播带货的发展模式。
“过去,兴西村只是一个种植粮食、蔬菜的传统农村,一到夜晚,村里就黑漆漆一片;现如今,我们村近4000名村民里,有七八成从事与水晶相关的工作。”赵中刚说。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村子里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宣告新一天的电商直播盛宴开启。在曲阳镇水晶街,包括刘方静在内的4名电商主播,人手一部手机,穿行于水晶展台间,用流利的英文不间断地介绍着各色水晶产品的材质、形态、大小、重量和价格,并不时回答评论区里海外观众们提出的问题。“这阵子太忙了,每天直播不间断,全天候展示我们兴西村颜值高、工艺佳的水晶球、水晶珠串、水晶摆件等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水晶产品深受外国客户喜爱。”刘方静说。
水晶直播销售火了。赵中刚以兴西村和水晶街党组织为引领,先后领办了6个跨境电商产业园,这几年帮助村民销售各类水晶制品6500多万元,为村民铺就一条不断焕发“晶”彩的致富道路。始于返乡青年创业的“星星之火”,通过村民之间的模仿与创新得以“燎原”,特色水晶产品运用线上市场成为“一村一品”的集群式产业,近年来我市一些乡村开始复制兴西村的模式。
“双十一”期间,在港城大地,从农家小院到直播基地,从果蔬大棚到渔港码头,处处涌动着电商热潮,农民用手机对接商机,人人争当卖货王。去年,我市电商快递发单量破4.11亿单。
电商人才赋能数字经济
当一些大学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时,灌南小伙杨峻已经加入灌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直播团队,成为独当一面的农产品“人气主播”。“灌南县的电商发展有目共睹,大学假期我就在电商中心实习锻炼,今年一毕业就前来应聘,很开心能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杨峻说,他对直播电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人才是电商事业发展的基础,杨峻的个人发展只是灌南县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打造“线上+线下”双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立农村电商培训长效服务机制,扎实推进电商培训工作。项目实施以来,编制网店开设、线上运营、营销实操等教材10本,开发上传视频课程84个,累计开展培训30余次,培训人员6600人次,跟踪辅导创业就业人员2000余人。
除此之外,灌南县还从培养镇村干部、涉农企业负责人、种养殖大户电商意识入手,举办全县网络直播大赛,培养一批直播带货的“网红”。通过“互联网+种植产业+平台”“互联网+农产品加工+平台”方式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建设灌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互联网科技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吸引返乡大学生、在外创业者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成为“新农人”。
培育电商带头人,领跑乡村振兴,只是我市电商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方面。为了鼓励电商人才发展,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培养引进电子商务人才的若干政策意见》,从打造多层次、多类别、阶梯形电商人才队伍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在电商产业“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中,我市也提出将通过高标准建设电商产业集聚区,高起点规划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电商产业园布局,让连云港的电商产业成为推进全市富民增收、乡村振兴新抓手,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构建成熟电商供应链新生态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围绕电商发展,我市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
建设供应链优选中心,挖掘本地优质产品,为全国主播提供优质供应链服务。以播促销、以销促产、以产促转,全力打造直播电商产业中心。
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新基建,积极开通5G专网,各县区实现“5G专网+直播专线”全覆盖。同时,建设乡镇特色产业专属直播间和明星直播基地,丰富电商产业体系,实现以点带面、点面开花的电商发展目标。
加大仓储和物流支撑,扶持当地快递行业发展,全面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我们着力构建‘人、货、场、仓、流、展’六大关键环节,打造良好的电商产业生态。同时,按照‘聚、融、促’三大实施路径,实现电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富民、兴业、强县。”市商务局电商处负责人孙丽丽介绍。
数年蓬勃发展,我市电商产业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21年,全市电商网络零售额完成714亿元,其中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完成403亿元,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完成1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和39%。
凭借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便捷的物流体系、完善的电商网络、蓬勃的电商经济,我市正稳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享誉全国的“电商之城”。(记者 王文 张明兴 通讯员 张开虎 王茂新)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