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呵护孩子心理健康,除了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得到家长、老师的共同关注外,学生自身在遇到困惑时,也应学会用有效的方式求助,尽快化解“小情绪”,保持好心态。
遇到困惑
青少年应学会倾诉
孩子们在漫漫求学路上,难免会感到困惑。和同学产生了矛盾,不知道该如何化解,影响上课效率;临近中高考,在复习中产生焦虑情绪,不知如何调整好心态;想举手回答问题却害怕答错,怕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又怕被同学笑话,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学校容易遇到的问题,也是家长和孩子们关注的焦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咨询师、新海高级中学心理老师李凤珍表示,当同学们出现心理问题,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时,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他人的帮助。想回答问题,却因为怕答错而不敢举手,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想回答问题,是爱学习的积极表现,无论回答对错,勇于回答问题就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是如果不敢举手,时间久了也会影响自己的积极性。
遇到问题,不要回避,要勇于解决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如果不好意思直接和老师说,也可以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让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考前焦虑也是一样,向他人倾诉“苦水”,也是一种解压的方式。通过和老师、家长沟通,树立起信心,更有利于调整心态应对考试。
李凤珍表示,如果同学们觉得无论是面对班主任,还是自己的父母,都不好意思去倾诉,或者是没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尝试拨打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96111心理咨询热线求助。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让心里的困惑真正得到解决。
让孩子敞开心扉
搭建亲子连心桥
谈到教育子女的问题时,市民李先生觉得“太难了”,他说自从女儿上了初中后,一家人经常为了学习的事情争吵,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最近,女儿总是失眠,也不好好吃饭,问了好几次,她也不愿意告诉李先生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导师、师专一附小语文老师董贤汇表示,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孩子不愿意和自己倾诉,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家长要做的是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能够接受孩子不同于自己的意见,避免对抗和指责模式,和孩子沟通时要表达出关心和对孩子的重视,对于出现的问题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孩子感觉到被尊重,更容易担起自身的责任。要注意提建议的方式,多用商量和讨论的语气,通过正面“贴标签”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从而逐步行动起来。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要学会倾听和接纳,这是进行亲子深入沟通的前提。
对于同学们来说,也应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的初心是为了孩子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在父母表示关切时,同学们也要勇于向父母打开心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遇到了困惑,要想办法积极解决,不要把事情都憋在心里。有了情绪,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告诉家人,父母可以给自己提供最好的帮助。
抚平“小情绪”
减轻孩子心理压力
如何让孩子愿意向自己倾诉,遇到问题时,愿意向自己寻求帮助?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话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咸振萍认为,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青少年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家庭中,孩子从小承载着父母的高期望;学校里,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升学压力;生活中,也会有人际关系等困惑。加之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冲突,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当孩子内心的压力过大时,就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细心的父母一定会发现孩子与之前的表现有所不同。当孩子出现抑郁等情况时,情绪上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或许不再关心。当发现孩子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分析,找到造成孩子困惑的原因,和孩子一起面对。
“我家孩子平时做题速度很快,课堂注意力也很集中,最近却总是提不起学习兴趣,心不在焉,我作为家长也总被老师点名。”当于先生意识到孩子有了些“小情绪”后,主动和孩子进行沟通。起初孩子不愿意说,再三询问下,于先生才知道原来是最近考试不理想,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考到90分以下,被老师批评了,感觉到了压力,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得知情况后,于先生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也对孩子进行了鼓励。“虽然只是小小的鼓励,但是让孩子又变得信心满满,变回了曾经那个小话痨。”于先生说。(记者 田 震 通讯员 许冰彬 江荣)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