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沂河枢纽船闸管理所紧扣主责主业,提高政治站位,优化服务意识,坚持以“红帆船”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铆足干劲,克服复杂水情、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叠加考验,急船民所急,解船民所困,当好水路保通争畅“领航员”,为全市水运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保通争畅勇当先。“苏连云港货0162,听到调度后请进入闸室,双帮停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注意带缆。”在沂南船闸,一线运调人员边瞭望边使用对讲机对进入闸室的船舶进行调度。为提高船舶过闸效率,船闸克服不利因素叠加情况,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在疫情管控期间,该船闸运调部门负责人张海军、刘鸿青等党员干部下沉到运调一线,主动作为担当,坚守运调一线长达26天。同时,运调部门充分利用与辖区周边水利部门建立水情共享联系人制度的成果,保水保通航,与机电养护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为过闸船舶提供全天候“零等待”服务,工作时间长一点、船民等待少一点,进一步树立了“红帆船”党建与服务品牌形象。目前,船闸已完成全年规费征收目标的62.4%,为顺利完成全年规费征收目标创造了有利局面。船闸平稳运行离不开平均年龄只有29岁、由党员带领的机电养护团队的精细化养护。“今年是船闸大修之后重新投入运行的第一年,一切新设备的磨合仍需进行观察与调试,保障好未来10年的基本平稳运行。”船闸机电班班长吴洋说。无论是每日不间断的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巡查,还是突发的网络故障排查、闸门跳动量的观测,他们在挥洒青春汗水中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一本本厚厚的巡查日志、维修保养记录,见证着船闸青年职工们平凡而勤奋的奋斗之路。
安全生产守底线。“麻烦把电动螺丝刀递给我,把螺丝固定住灯就安装好了。”临近中午,船闸工技科科员周泽宇与同事一起在中泓节制闸上将照明装置固定。随着船闸“零等待”过闸制度的实行,夜间过闸航行的情况也日渐增多,为保障夜间船舶顺利通过中泓,维护船民航行安全和航产航权,船闸工技部门经过多次规划编制方案,克服高空架设线路、安装探照灯等重重困难,将中泓照明系统安装完毕。每逢夜晚船舶通过中泓,照明装置便自动点亮照明航道,降低了船舶夜航危险系数,为船闸的安全生产规范化水平再次提档。今年是船闸获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的首年,在创建成功的鼓励下,船闸全体干部职工马不停蹄,继续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底线思维为行动指引,通过例行安全生产检查、启动船闸应急预案等形式发现整改隐患,处置船舶应急事件,科学谋划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与分类,织密安全生产“蓝网”,守护好安全生产底线,为船闸保通争畅提供保障。
党建引领战疫情。“疫情当前,党员就要坚决执行党的命令,以‘小我’力量为防疫大局添砖加瓦、践行初心。”这是今年3月份疫情期间,船闸党员在参加全市港航系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时的心声。病毒无情,但家住海州区的新沂河枢纽船闸党员们一腔热情,主动请缨,在全市疫情防控中勇毅前行、挥洒汗水。在封控的凤凰名都小区,党员徐祥胜每天行走数万步,上门帮助转运小区居民们的核酸检测样本,帮助小区居民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在朝阳路瀛洲路交通卡口,党员王向辉、陈庆璋坚守在初春的冷风中对为数不多的通行车辆进行温馨问询查验。24小时里,他们与“战友”们轮流值守,为的就是阻断疫情传播风险链,筑起港城疫情防护“安全线”。在各自居住的社区里,党员纪晨、吴洋时而维护社区核酸人群排队秩序,时而来到社区办公地点,协助防疫力量严重不足的社区做好居民核酸检测数据统计,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周成)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