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离乡45年后,两地警方帮老人找回身份

“疫情一结束,我就回江苏办理身份证,到时再好好地感谢你们!”9月5日,远在新疆阿勒泰市的皇甫新章给海州公安分局太平海防派出所户籍民警朱含涛打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老人爽朗的笑声。两个月前,朱含涛接到新疆阿勒泰警方协商解决皇甫新章户口难题的信息后,千里连线,终在近日帮助找回身份恢复户口,离乡45年的皇甫新章将圆他的探亲梦。

今年6月的一天,朱含涛接到来自新疆阿勒泰市公安局的协助电话,称辖区一位名叫皇甫新章的老大爷想申办身份证。可经过多番核查,发现老人只在数十年前登记过流动人员信息,没在当地办理过户口。后经循线追踪,发现他的户口2015年已被连云港警方注销了。

“虽然皇甫先生在新疆生活了30多年,但他既无户口底册又无证明材料,无法在新疆落户,注销时的户口恰好在你们派出所,所以这事还得麻烦你们想想办法。关于指纹、血样等信息采集,我们会尽力配合的。”阿勒泰警方工作人员说。

“好的,我们一定努力解决!”朱含涛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可是受疫情影响,皇甫新章根本无法过来配合一起核查,加之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集,所以收集信息需从零开始。于是,他要来了皇甫新章的联系电话。

△ 图为皇甫新章在新疆的家中收到连云港警方寄去的户口簿

1977年,22岁的皇甫新章从老家淮安到连云港打工,4年后结婚将户口迁到了浦南镇太平村,婚后因家庭琐事与妻子感情破裂分手,于1988年去了新疆打工,并重新组建了家庭。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户口重要性认识不足,去新疆这些年来,一直未办理户口迁移,也没申领身份证,但思乡之情从未间断过,可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返乡。

近期,皇甫新章决定回老家淮安探亲。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身份证,这才想起户口的事,到居住地派出所一问,才知道因长期失联,户口已被连云港警方依规注销。当地警方告知他,必须到连云港恢复户口后才能办理身份证。

“按照户口政策规定,像他这样的人员,恢复户口必须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生活轨迹、人像比对、户口有无变动、旁证等材料。”朱含涛告诉记者,每一项调查追踪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

经调取皇甫新章户籍系统信息,民警发现其仅在1990年的户籍底册中留过一张照片,虽然后来又从1982年户籍底册上找出了其前妻联系方式,但其前妻却因陈年矛盾拒绝作证。

朱含涛驾车赶到淮安,在当地派出所的海量资料中,查到了皇甫新章原始户籍底册,并让他的弟弟、妹妹辨认照片,确认了他的身份信息。

随后,朱含涛又冒着酷暑前往淮安与连云港两地的村委会开具证明,与阿勒泰市警方寄来的材料相互印证,终在两个多月后形成了完备的调查材料,然后报给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审批,为他成功恢复了户口。

8月24日,收到朱含涛寄去的户口簿,皇甫新章十分激动,但由于新疆地区疫情防控,无法返回江苏申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朱含涛又与阿勒泰警方沟通,协调如何给皇甫新章提供便利,让其尽快顺利赴连办证。

得到疫情防控工作一旦转为常态化就给他开具证明到连云港的消息后,皇甫新章的心才放了下来。中秋前夕,老人专门给朱含涛来电致谢:“如果不是你们大力相助,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身份证明材料,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和亲人团聚……”(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周宗江)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