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学生和家长们在规划新学期学习的同时,还要绷紧防诈防骗之弦。昨日,警方发布包含多个典型案例的校园防诈指南,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遭遇诈骗要及时拨打96110或110。
冒充班主任骗了多个家长
今年6月,犯罪嫌疑人冒充灌南某学校老师,在家校微信群中发布收费通知,要求家长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进行转账。群中家长多人受骗转款,发现被骗后报警,损失人民币5000余元。
小学生没手机、没账号、没支付宝,怎么骗?家长有啊!针对小学生们可能面临的买教材、买资料、交培训费等缴费环节,骗子堪称诡计多端。
据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针对学生家长的诈骗类型主要包括:冒充学生班主任,以发送短信的方式进行缴费诈骗;以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初到学校身体不适住院,急需医药费,家长在慌乱的状态下,被诱导打钱;以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和社团招生等名义欺骗学生或家长提前缴费,收到钱后就会逃之夭夭。
买卖游戏账号套路多
今年7月,犯罪嫌疑人冒充某交易平台客服,联系17岁的本市中学生杨某,称可回购游戏账号。后又以账户需解冻等理由,先后骗取杨某转账,杨某发现被骗后报警,损失人民币5000余元。
“在骗子看来,初中生、高中生,相对小学生就‘好骗多了’!”市反诈中心民警表示,因为许多中学生都有手机,且支付宝账户、微信钱包里有钱,有的学生对购买网游装备、网络聊天兴趣浓厚。
针对中学生的诈骗类型主要有:在游戏聊天界面、QQ群、微信群中发布低价销售游戏币、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等虚假信息,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时被他人以未成年人不能买卖,需要提供父母的银行卡、微信信息为由,盗刷父母微信和银行卡余额;将学生微信、QQ盗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生病等为由,要学生亲戚、朋友转钱;网络追星诈骗,通过伪造后援会或是明星本人社交账号等的方式来对追星群体进行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方式有伪装明星、明星粉丝群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
“交友+刷单”诈骗榨干钱包
今年7月,犯罪嫌疑人抓住灌南县新安镇大学生胡某想要网上交友的心理,诱骗胡某下载某刷单APP,称可通过做任务获得与美女结识的机会。胡某信以为真,多次转账后发现被骗报警,损失人民币7000余元。
据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大学生是骗子们眼中的“优质客户”,他们大多是手机和网络的重度使用者,触网更多,情感更丰富,但社会经验匮乏,很多大学生还会通过网络兼职来赚钱,能被利用的漏洞更多。
“诈骗类型主要有杀猪盘诈骗、刷单类诈骗和校园贷诈骗。”民警介绍,诈骗团伙搭建“杀猪盘”,以美女(帅哥)搭讪、网上相亲等手法,获取潜在被害人信任,以“投资获巨利(返利)”等引诱他们上钩,用操控软件后台的方式,将被害人的资金全部平仓,随后通过层层转账转入自己腰包。在网上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诱骗受害人到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物品刷单,承诺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并返还。
校园贷诈骗大致有虚假贷款类诈骗和虚假征信类诈骗两种。诈骗分子常以“免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为噱头吸引学生贷款,进而骗取押金、保证金、解冻金等。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学生,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学生,诈骗犯罪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关 宁)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