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银匠店 “敲敲打打”中守护希望

​按照本地民俗,孩子出生、青年结婚等喜事,佩戴银器寓意吉祥。而位于南城的银匠铺,曾经享誉十里八乡。曾几何时,古街老巷里,从清晨到深夜,银匠们手持小锤敲敲打打,成天到晚“叮叮当当”,只为成就佩戴在人们身上的“美好”。

如今,随着金器的流行以及机器制作的普及,打造银器的老手艺人已经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南城,依然有银匠手艺人在坚守。在南城新大街,有一家店铺专门售卖金银饰品,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挑选饰品的顾客络绎不绝。这家店的主人叫许红卫,生于1978年的他,从事这一行已经20多年了。

“南城的银器手艺历史悠久,在周边名气很大。我学手艺时还不到20岁,开始的时候,只想学个手艺谋生,没想到找到了自己的爱好。”许红卫说,出师之后,他自己开了一家小银匠铺,营业面积只有十来平方米。“那时候银器最受欢迎,而且基本上以手工打造为主,敲敲打打中不断精益求精。看着一件件自己亲手制作的银器,漂漂亮亮地戴在顾客身上,我心里美滋滋的。”许红卫说。

随着口碑越来越好,许红卫的小店铺也升级了,他在南城新大街租了更大的门面,店内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顾客的偏好也逐渐从手工打造的银器转向机器制作的银器以及金器。“虽然顾客要求手工打造的少了,但只要顾客有需求,咱就满足,老手艺不能丢。”许红卫说,他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传承南城银匠传统手艺的一份职责。

诚信经营,是许红卫做生意最大的秘诀。有很多老顾客一直在他的店里买金银饰品,有的顾客自己满月的时候佩戴的就是许红卫打造的银镯子,等结婚的时候又到他的店里来购买“三金”。南城地处城郊接合部,许红卫的店里有不少顾客来自周边农村,许红卫坚持薄利多销、货真价实的原则,让利给消费者,口碑越来越好。“要对得起顾客的信任!”许红卫说,做生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坚持童叟无欺,赚良心钱。

最近这两三年,许红卫的生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店铺的租金加上员工工资,再加上压在货上的资金,算下来不是小数目。”想起曾经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努力着。许红卫坦言,虽然困难,但他坚信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许红卫拿起自己手工打造的银项圈说:“你看,这些银器上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困难都是暂时的,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大家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好。”(□ 黄威 宋梦凡)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