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各类材料上千万,要想出圈唯有破旧立新。在东海县青湖镇,就有这么一家新材料企业,凭着一股子钻研劲练就“独门绝活”,把碳素这样的老材料“玩”出了新高度。
日前,笔者走进江苏嘉明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碳素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十多项专利……满满当当的荣誉墙,透露出浓浓的“学霸”气质。嘉明碳素董事长薛喜利表示:“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嘉明碳素所有的产品都是围绕着碳素行业在精耕细作,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匠心打造这个行业最专业的企业。”
在嘉明碳素生产车间内,不同用途的钢用增碳剂让外行人连“热闹”都看不到。那些如同钢豆子般大小的增碳剂,都是特钢冶炼中不可或缺的“味精”。在有碳钢冶炼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时间、温度等因素造成铁水中碳元素损耗过大,导致冶炼出来的钢铁产品韧性不足、强度不高。为了补足这部分流失的碳,冶炼厂就需要通过加入增碳剂,改善钢铁冶炼的数值,保障生产合格的钢铁产品。
“特钢生产更是离不开增碳剂。例如汽车的钢丝胎就是用特钢拉制而成,如果没有增碳剂,拉制钢丝胎的钢板就会因为不能承受相应的拉力而断裂。”薛喜利解释说。
生产车间里看不了“热闹”,实验室里更是只能看“门道”。显眼处放置的实验、检测设备,看似其貌不扬,每一件都是价值不菲。
“这些设备主要是检测产品的导电性和挥发性。”嘉明碳素研发负责人张桥介绍,其中挥发性检测特别重要,因为新加入的增碳剂既要融入铁水中,增加钢铁产品的碳含量,又要防止过多的杂质混入,影响钢铁产品的强度和韧性。目前,嘉明碳素的增碳剂固定碳含量98.5%以上,氮含量在0.005%以下。数据之外,企业追求的专业和“精细化”很多时候靠肉眼根本无法鉴别。
匠心坚守二十多年,嘉明碳素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同,但企业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仍然保持着令许多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发展速度。如今,其在国内特钢领域已占据了两成市场份额,并“结缘”宝钢、沙钢、日钢、上海大众铸造厂、日本新日铁等众多的国内外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外的汽车、轨道交通、精密铸造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目前,我们研发的新型增碳剂和超长石墨电极已经投向市场。其中新型增碳剂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同行其他企业。”薛喜利介绍,这种增碳剂通过一系列工艺对碳素副产品进行提纯,并添加一种自主设计调配的新型环保黏结剂,将碳素副产品生产为新型增碳剂,满足线材钢等特种钢材冶炼,实现碳素副产品的资源循环再利用,降低冶炼工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填补国内市场在该领域的空白。
【记者手记】
在嘉明碳素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匠心”两个字。中国制造就是需要这些心存匠心的企业家,将每一个细分领域做好、做精,才能全面打响中国制造高质量增长的攻坚战。与巨人同行,自己也必须是强者。不做“骑墙派”,深耕专业领域,不仅是嘉明碳素坚持的路径,也非常值得全市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学习。特别是在全市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心存匠心,默默耕耘,全面提升县域经济补链、强链、延链的能力和水平。(郭胡成 周莹 连工信)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