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宜金:
从租房到买房 拥抱幸福新生活
“有了家,就感觉扎下了根。”7年前,何宜金和爱人搬进了装修好的新房,此后的生活,用他的话来说,“很安心,而安心带来的是一种幸福的归属感”。
今年36岁的何宜金和爱人老家都在赣榆区,2012年,他们经亲戚介绍相识相恋。因为爱人在市区工作,从那时起,他们就在市区租房居住。租房的艰苦生活,何宜金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为了节省房租,他们住的是合租房,三室一厅的房子内住着3户人家,一共6口人。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由于是老房子,结构并不合理,仅有五六平方米的阳台被一分为二,一半是公用卫生间、一半是公用晾衣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这套租住的房子里,他与爱人的卧室仅有七八平方米,这也是他们夫妻俩仅有的私密空间。逼仄的房间内放置一张1.5米宽的双人床,床尾还要放一张餐桌,整个房间被塞得满满当当。
他们先后搬过几次家,过了几年的租房生活,2014年,何宜金和爱人终于凑够了首付款,在市区蓝天华侨城小区购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这套房子96平方米,虽然只有两室两厅,但好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进行装修,选择了爱人喜欢的地中海装修风格,房间整体采用蓝色海洋的色调,看上去舒适而温馨。2015年,他们搬进了期待已久的新家。
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何宜金最大的感受就是安稳。前些年他和爱人租房生活,租金压力加上多次搬家,令他们身心俱疲。“平均月租要1000多元,这对当时刚工作不久的我们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何宜金坦言,没有自己房子的时候,他和爱人总在为租房、搬家而焦虑,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当年的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他和爱人将继续奋斗,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
倪永和:
住上四室大房子 晚年生活舒适惬意
“屋里亮堂堂,心里暖洋洋。”在海州区世纪凤凰城小区,每天清晨总能看到倪永和一边散步一边哼着小曲,很惬意舒适的样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心里真是高兴啊!”今年72岁的倪永和,退休前是一名铁路职工,他和爱人曾经带着孩子挤在2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2001年才搬进位于市区万润园的1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原本以为这就是自己和老伴养老的房子了。
令他没想到的是,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和爱人的退休金也越来越多。3年前,他们又购买了位于世纪凤凰城的一套新房子,这套房子将近150平方米,共有四个卧室,仅装修就花了40多万元。屋内配备了暖气、净水器、洗碗机等现代化生活用品。每年冬天,倪永和都会和爱人一起到这套新房内居住,夏天偶尔返回万润园居住。两边跑的生活虽然麻烦了些,他们却乐此不疲。
“晚年生活十分惬意,过去哪能想到现在的居住环境会这么好!”倪永和说,她和爱人退休前都是普通职工,原先设想这辈子能住上不大不小的三居室就很知足了,毕竟与过去相比,住房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年少时,家里七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卫生间是公用的,做饭就在院内简单搭个炉灶,在这样拥挤简陋的环境里,一家人住了二三十年。
如今,倪永和一家三口居住在四室两厅的新房内,冬天有暖气,夏天有中央空调,居住体验越来越好,每天都心情愉悦。闲暇时,倪永和会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成了一名“资深”志愿者,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社区护学岗、义务巡逻队,他都积极参与。“咱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也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倪永和说,如今,他的生活无忧无虑,只盼着能多发挥余热,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幸福地享受惬意的晚年生活。
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老百姓幸福生活再加分
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还是“居者有其屋”,老百姓的冷暖,总会在住房上得到体现。在很多人看来,能够买到一套心仪的房子,是一件幸福感很强的事。近年来,港城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老百姓在购房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近年来新开发建设的小区,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周边配套设施都越来越好,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08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6.2%。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更多有条件的家庭会选择购买三室或者三室以上的住宅,面积更大的改善型住宅已成为新房销售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港城人的居住环境一直在改善,从“蜗居”到“宜居”,再从“简居”到“优居”,一部住房变迁史,也是港城市民的幸福史。(记者 徐誉宁 通讯员 任志远 王婷婷)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