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是我国民生发展的重点。“一老一小”两头牵挂: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
如何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需求?今日,笔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正式印发《连云港市“十四五”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在“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上着墨很多。
《规划》提出,预计到2025年,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美好景象。
幼有善育全面提升
重返职场的新手妈妈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因为家里长辈身体不太好,这个夏天,妈妈一直在给2岁的王悦溪寻找合适的阿姨,同时也在多方打听幼儿园托育服务的相关情况。
“这个问题才开始呢,接下来还得面临上幼儿园的接送等问题。”身为一家药企的研发人员,王妈妈也需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样的两难处境,让她焦虑。
欣慰的是,妈妈们的这些烦恼在未来几年将被改善。根据《规划》,我市将全面鼓励幼儿园发展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全部开设普惠托育服务。加强对家庭、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三方的支持和规范,鼓励发展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全面形成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将出台支持普惠托育的优惠政策,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面鼓励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普惠托育机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学有优教不断普及
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也是我们急需要尽快补齐的民生短板。
抢时间赶进度,连日来,苍梧小学开发区校区和新海实验中学开发区校区项目现场都是繁忙的建设场景。现场负责人李春霖介绍,“作为今年开发区投资最大的教育民生项目,项目正在有序地开展基础施工及部分教学楼主体施工工作。”
新建各类中小学学校177所,新建幼儿园139所……“十三五”期间我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取得较好成果,但公共服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供需不匹配、区域不均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市发改委社会处处长孙广印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促进城乡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努力办好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满意教育。
《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1万常住人口配备1所幼儿园;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85%以上;建成3-5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特色高中。培育港城名校长60名,建成“四有”好教师团队40个。建成10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和30个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在职在岗特级教师达150人,港城名师达400人。
养老服务量质齐升
看病难、养老难一直是医疗惠民需要解决的难题。“如果慢性病药物能够送药上门,那就更加方便了。”家住海宁小区的王大爷说。
未来几年,我市瞄准百姓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发力,逐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到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提高到人均不低于100元。98%以上的基层机构达到省定建设标准。每万人口拥有4名合格全科医生。力争10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有中医阁。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和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数据联通共享。
在养老服务方面,所有城市街道至少建成一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居家探访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18%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70%以上,所有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看到这样的《规划》内容,王大爷很开心,“我们老年人也要自己规划规划,做到强身健体,才能好好享受这些福利啊。”(周莹 连发 )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