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温下的坚守 只为城市更美好

为“大白”防暑 处处都有爱

连日来,骄阳似火,社区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不惧酷热,头戴防护屏,身着防护服,用意志和汗水,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健康防线,成为夏日里的最美“炎”值担当。“大白”们的辛苦,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各地或是准备临时简易采样小屋,或是配备电扇、冰块,或是选择阴凉通风处,给“大白”们送上降暑“凉”方。

昨日上午8时,笔者在海州区板浦镇一处核酸检测点看到,院内空地支起了长50米的遮阳网,前来采样的社区居民有序排队,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有序引导,现场忙而不乱。

核酸采样人员徐华身着防护服,在核酸采样小屋通过窗口为居民一一采样。尽管采样屋内配备了空调,可密闭的防护服依旧令她汗水直流,双手也被手套捂得发胀。“这个简易小屋是昨天投入使用的,里面配备了空调,感觉好多了,社区还为我们准备了西瓜、绿豆汤等降温食品,很贴心。”

面对高温“烤”验,连日来,板浦镇优化组织发动和现场核采方案,因地制宜改善21个村居检测点采样人员工作环境。通过焊接自制核酸采样亭、租借配备空调的集装箱,将原露天采样台搬至屋内,并按防控要求布局开设检测窗口,内部配置标准采样工位等设备及各类采样用品、防疫物资等。同时准备冰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在保障一线采样人员“战高温”的同时,也为临时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便利。

据了解,为了保障高温下核酸检测点位高效、有序运转,我市各地及时为采样点配备冰块、电风扇、遮阳棚等防暑降温设施,有条件的安排在有空调的室内,或者尽量安排在阴凉通风处。(庄婷婷 邵沛源 王蕾 司伟 于雪

紧急征用私家车 送突发疾病患者就医

7月12日下午,36℃高温中,一场警民接力救助在赣榆街头展开。交警“铁骑”队员紧急征用私家车,送突发疾病的患者就医,警用摩托车在前开道,3分钟通过5个路口,最终患者脱离危险。对私家车产生的交通违法纪录,交警部门将及时撤销。

当天下午1时许,赣榆区黄海路与东关路路口,一名女子突发疾病昏迷,赣榆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执勤队员见状立即上前查看,辅警成晓东对她采取急救措施,所幸女子很快苏醒,但其腹部依旧疼痛难忍。

当时室外温度高达36℃,烈日下,女子疼得满头大汗,随时有再次昏迷的危险,而此路口执勤交警的警用摩托车运送患者不方便,从其他岗点调用警车又怕来不及,怎么办?事发紧急,成晓东当即拦停一辆苏G1R171私家车,跟驾驶员说明患者急需送医,“快上车!救人要紧!”驾驶员立即打开车门。

经了解,女子疑似突发急性阑尾炎,如不及时医治,后果不堪设想。时间就是生命,“苏G1R171,跟紧我!”“铁骑”队员李同乐、李文星驾驶警用摩托车沿路开道,引导私家车快速通过5个路口,仅用3分钟就安全将患者送达赣榆区人民医院。

由于女子疼得寸步难行,成晓东将她抱起,一路小跑送往急诊室。在得知女子经救治脱离危险后,3名队员才返回岗点完成交接班,并对苏G1R171私家车驾驶员表示感谢。同时,交警部门表示,在车辆紧急征用期间产生的交通违法纪录,公安机关将及时予以撤销。(史卫平  王继宝

姜兆巧:挥汗如雨 换来道路干净整洁

连日来,港城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室外温度均达35℃以上。在高温的炙烤下,环卫工们个个汗流浃背,手臂和脸被晒得黝黑,尽管衣服和头发都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依然奋战在一线。

海州区环卫处新南工作站的环卫工姜兆巧便是其中之一。56岁的她,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0年。目前,主要负责南极南路的道路清扫工作。昨日11时,笔者在南极南路找到姜兆巧时,她正在清扫马路一侧的垃圾。她身上略微褪色的环卫工作服,后背已经湿了一片,虽然戴着帽子,但额头上仍冒出细密的汗珠。

在南极南路附近,有一座海州城市驿站樱花园站,姜兆巧上班间隙会去歇歇脚,喝点绿豆汤。“早上5时到这儿,忙了2个小时,将片区清扫一遍,全身都汗湿了,但是再热,工作不能耽误。”姜兆巧说,“夏季的工作服只穿半天,一会儿就汗湿了。下午上班,需要重新换一套衣服再出门。”

在海州区,像姜兆巧这样的环卫工人有3400余名,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每天坚守一线,任劳任怨地重复着最简单的工作。

海州区环卫处主任夏兴寨介绍:“现在一线的环卫工平均年龄都比较大,他们工作很辛苦,所以我们就出台了规定,气温超过35℃时,11时30分至2时30分需避暑休息,利用洗扫车、扫地车代替人工作业,增加工人的休息时间,尽全力保障户外一线环卫工的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为应对高温天气,海州区城管局已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安排:提前为一线人员发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提供休息场所,调整作业时间,增加机械作业频率等,同时提醒一线环卫人员避开高温、注意防暑。(张晶晶 孙淑莉 徐璐娜

高温淬炼“火焰蓝”

为每一次救援时刻准备着

“大家听好口令,做好操作准备。”昨日下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在海州区车站消防站站内训练场上,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4名全副武装的消防员如猛虎下山,进行手抬机动泵快速出水操作训练。虽说已避开了正午,但气温仍然很高。

铺设水带、加压、出水……只见组内各个消防员各司其职,快节奏配合完成一连串动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水,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在他们心中,一次次的辛苦训练,为的只是在实战中更好地完成每一项抢险救援任务。

今年23岁的祝秀想便是其中的一位。只见他身穿厚重的战斗服,戴着不透风的头盔,跑着到达射水区后利用水枪射倒了距离达10米的球体。“夏天穿战斗服训练,就跟穿着大棉袄一样,很不舒服。每次训练结束脱下战斗服,里面的衣服一拧就是一大滩水。”祝秀想告诉笔者。

“只有在这种天气情况下训练,才能练就队员耐高温的本领,磨炼大家的意志力。”车站消防站“雷锋班”班长江晓已干了8年的消防救援工作。他说,遇到特别炎热的天气,队里也会进行错时训练,但训练内容、要求和标准不会有任何降低。

进入夏季以来,天气炎热,各种抢险救援和灭火救援任务明显增多。在不久前的一天,江晓接连出警了8次,不是在出警现场,就是在出警路上。“在队里,无论我们在干什么,只要警铃一响,都要马上着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江晓说。(肖婷婷  张翔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