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检察官出手为他们讨回父亲生前借出的3万元,并为妹妹找到“妈妈” 法律撑腰换孤儿兄妹自信抬头

“谢谢检察官阿姨,以后我有新家了。”近日,在灌南县检察院举行的一起监护缺失案委托监护仪式上,被监护人小燕(化名)拉着志愿者辛妈妈的手,对检察官陈中敬动容地说。

小燕今年读初二,爷爷奶奶和父母均已去世,和哥哥相依为命。此前,检察机关以支持起诉的方式,为她和哥哥讨回了父亲生前借出的钱款。如今,刚成年的哥哥准备外出打工,在检察机关的帮助下,委托当地一位爱心志愿者作为小燕的临时监护人。

有了新家,有了辛妈妈,在小燕的世界里照进了一束光。

亲人接连去世 留下一张借条

2021年7月,灌南县检察院接到志愿者的求助电话,得知小燕和哥哥二人年幼时,母亲、爷爷、奶奶接连去世,2019年4月,小燕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当时小燕兄妹俩都未成年,而父亲只给他们留下了一张3万元的借条。兄妹俩作为债权继承人多次找债务人王某索要借款,但王某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偿还。

承办检察官王桂荣立即到小燕家实地调查。“初次见面,妹妹一直用头发遮住眼睛,刚满18岁的哥哥拿出欠条,并用胳膊抱住妹妹的肩,想用成熟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担当,可是始终掩饰不住眼中的稚嫩。”她回忆当时的场景仍感慨不已。

王桂荣仔细询问后发现,他们手中只有一份父亲生前留下的借条,而且诉讼时效已过。王桂荣又找到村委会、村民了解情况,对王某进行说服教育,由王某先偿还2000元,并重新出具借条交给兄妹俩。

法律撑腰

帮兄妹讨回欠款

为有效保障小燕兄妹得到足额偿还,检察机关对王某的经济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王某早已债台高筑,他的口头承诺很可能难以按期兑现。

灌南县检察院决定支持小燕兄妹俩向法院起诉追讨剩余借款2.8万元。原、被告双方在法院支持下达成调解,王某先行支付5000元,剩余2.3万元在2021年11月30日前兑现1.5万元,2022年1月25日前兑现8000元,如逾期兑现偿还违约金2000元及利息。

2021年11月30日,王某仅支付1万元后便到外地打工,检察官在多次联系其还款无果后,决定帮助小燕兄妹俩撰写《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立案受理后,查询发现王某名下并无其他财产,唯一可供执行的标的系其承包的300亩小麦。

王某虽向检察官承诺,在2022年收麦时支付剩余欠款,但当麦收季节来临时,检察官多次拨打其电话均未能联系上他。6月2日,检察官和执行法官找到王某承包的麦田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最终将剩余的1.3万元执行到位。

委托监护 小燕有了辛妈妈

案件办结了,但小燕的哥哥认为自己已成年,想去外地打工承担起家庭责任,又担心妹妹无人照料。为了打消哥哥的顾虑,也为了给小燕提供更好的监护环境,检察官依托社会观护调查,联合小燕居住地村委会、就读的学校,决定帮哥哥物色小燕的临时监护人。在征求兄妹俩的意见后,哥哥同意将妹妹委托给离家不远的一位女性志愿者临时监护。

“被委托人为人热心、细致,长期帮扶小燕兄妹俩,与兄妹俩感情很深,小燕亲切地称她为辛妈妈。”灌南县第三检察部主任陈中敬说,“辛妈妈叫辛维艳,是灌南县博爱公益负责人,先后荣获‘港城叶欣仁’、市‘十大最美志愿者’、‘灌南好人’‘最美妈妈’等荣誉称号,她自愿承担起临时监护职责,考虑小燕在她的陪伴下逐渐阳光自信起来,我们认为她是最佳受托人选。”

在检察机关主持的委托监护仪式上,检察官和小燕所在学校工作人员、住所地村支部书记、志愿者代表们一同见证了小燕哥哥和辛妈妈签署《委托监护协议》,并表示将全力配合,一起照顾好小燕兄妹俩。“我保证小燕跟我一起生活,经济上没有问题,性格肯定也会越来越开朗。”辛维艳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45岁的辛维艳是灌南县田楼镇六圩村的创业女能人,她从事建筑装饰行业20多年,带动当地5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过程中,她坚持诚信经营、质量为先,以良好的信誉赢得用户的口碑。生活中,辛维艳快言快语、为人直爽,且热心公益,是很多人眼里的好心人,也是不少孤困儿童心里最美的“爱心妈妈”。(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金 明 马小雨)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