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多老年人缺乏学习智能科技知识的动力、对智能手机的运用产生畏难情绪时,港城4位老人走出港城,在智能手机运用大赛决赛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勇夺冠军。6月28日,首届江苏省老年人智能手机运用大赛决赛举行。由江苏海洋大学退休教授胡喜兰、李英华、夏海涛、刘玉芬4人组成的连云港代表队经过激烈比拼,荣获大赛一等奖。
4位老人多轮比拼终获一等奖
笔者了解到,此次比赛包括必答题、抢答题、实操题、风险题和加试题5个环节,比赛内容围绕网上预约挂号、手机支付、线上打车、防诈骗等生活场景展开。在比赛中的必答题环节,4位选手表现突出,而在第二关抢答题环节,他们由于受到抢答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成绩稍受影响,但由于大家在实操题环节互相配合、反应迅速,回答得非常完美,再次扳回比分,在风险题答题结束后,他们与无锡队并列第二。在最终的加试题环节,港城代表队以较大优势超越无锡队,与第一名南通队,一起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曹家端表示,老年人之所以会遇到“数字鸿沟”,并非他们学不会,而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动力或者必要的指导。而此次比赛,连云港代表队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老人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领域,帮助更多中老年人尽快掌握智能科技的日常应用技能。
夫妻俩共同学习效果明显
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叫外卖、在线缴费、网上挂号等都已成为生活日常,但这些操作对于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来说,却成了“拦路虎”。而对于夏海涛、刘玉芬等几位老人来说,他们却乐享科技的发展成果,对智能手机的运用更是游刃有余。
今年62岁的夏海涛和刘玉芬是夫妇俩。夏海涛告诉笔者,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凭着一点一滴的积累以及爱钻研的习惯,他们将智能手机玩得很“溜”。每当出现一些新鲜事物时,即使起初不会,他们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而是会想尽办法进行学习,能自学就自学,自学行不通就想办法请教身边人,积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
而对于刘玉芬来说,丈夫夏海涛就是她的老师,平时遇到不会的手机操作问题,她就会请教夏海涛,并不断地进行操作练习,直到掌握为止。因此,这些年,家庭的学习氛围都很浓厚。让人感动的是,夏海涛还经常像教学生一样,将生硬的知识做成精美的解说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教刘玉芬。因此,在刘玉芬眼中,即使再难的知识,只要经过夏海涛的点拨,就会很容易理解和学会。
秘诀是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
在此次比赛中,胡喜兰是领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在比赛的间隙,她总是发挥“大家长”的作用,提醒大家一些比赛注意事项,安抚大家紧张的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胡喜兰也是一位乐于学习、不断发挥余热的人。自2017年退休后,她自学了健康管理师相关方面的知识,并前往新疆一所妇产医院从事营养师工作。由于善于突破、挑战自我,胡喜兰在智能手机的运用方面,甚至比部分年轻人都要精通。她坦言,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在职的时候,她遇到不会操作的问题,就会自学或者向自己的学生请教。退休后,为了更熟练运用智能手机,她还自学摄影、剪辑、修图等技能,并注册短视频账号,与大家分享生活的美好瞬间,如今,她短视频的粉丝已有上千个。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她并不觉得年龄的增长会牵绊住自己求知和追梦的步伐,只要敢于尝试和挑战,大家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排斥新生事物,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是不落伍、不掉队的秘诀。”夏海涛说,中老年人应该勇于“触网”但不能“怵网”,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它,凭着这样的意识和做法,人人都可以学会智能手机操作以及其他新生事物,与年轻人一样,乐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