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让很多人选择“宅”家不出门,大“烤”模式“火”了外卖。据了解,近半个月来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订单量较平日增长30%左右。
订单的火爆让配送一线的外卖骑手成了城市最忙碌的人群之一,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他们顶着烈日和高温为市民配送食物。
外卖订单明显增多
早晨7时10分,在绿园路一家早餐店,28岁的外卖员李文祥正准备取餐。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一单外卖。
3年前,李文祥正式成为一名外卖员,无论是严寒或是酷暑,每日风雨无阻地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里。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平均每月他都要配送1600份左右的外卖。3年来,累计送餐量逾5万多份。
“这几日天气闷热,感觉呼吸都是热的。尤其是小孩放暑假了,订单增多,中午晚上特别忙,有时候顾不上吃饭。”马不停蹄送了三份早餐,李文祥停在路边,一边喝水一边说,“餐饮配送十分看重时间,配送员都要跑着送餐。天气越热,我们就越忙,现在一天最多能达70单。”
身上穿戴着公司配备的工装和工作帽,似乎看不到汗水,但仔细看会发现,李文祥上衣早已湿透,黏在后背。当他摘下工作帽和口罩时,豆大的汗珠便从脸颊上滚落下来。顾不得说话,李文祥拿出自带的水,仰脖痛饮。
李文祥说,与冬季相比,夏季高温时期的外卖配送量每天上涨了不少,一天下来也能赚个三四百块钱。“多劳多得,跑得多赚的就多。”
防晒袖套和大壶的凉白开是李文祥每日送餐时的防暑“标配”。为了避免高温天气配送外卖发生中暑等情况,他会喝大量的水。“一天下来大概要喝3至5升的水,感觉不舒服了就立刻找地方休息一下。”他说,自己所在的外卖公司也给所有外卖员配备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每天攀爬上千级台阶
在采访中,记者几乎跟不上李文祥的步伐,直到抵达一订单的配送地,在等电梯时,他才有时间再次与记者交流。
“出汗太多了,一天也上不了几次厕所。冰袖也仅仅是防止晒伤,不想晒黑是不太可能。”李文祥撸起袖子给记者看胳膊上的色差,可以看见以短袖为界,上下臂黑白分明。尤其是他那粗糙的双手,手背晒得黑红,但唯独指尖处发白。“骑电动车时,手握得紧,就指尖处晒不到,时间长了就这个模样。”他笑着说。
在等电梯过程中,李文祥一看等待的人多,电梯又迟迟不下来,他转身就跑向步梯。一口气爬上六楼,也累得气喘吁吁。“对于一些订餐密度大的高层,我们一般也不乘坐电梯,因为一层一层地等电梯太浪费时间。尤其是现在天热,更不能让顾客下楼取餐。”他说。粗略估计,他每天要爬上千级台阶,奔走近两万步。“两万步仅仅统计的步行,每天骑车在各个街道巡回送餐,估计得三四十公里。”他说。为此去年新换了一辆大功率的电动车。
“您有新的订单,请及时处理。”手机再一次传来订单提示音,李文祥看了一眼订单的所在位置,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又马不停蹄地骑上电动车,顶着烈日匆匆赶往下一站。
烈日下与时间赛跑,热浪中为顾客送餐。虽然十分辛苦,但李文祥十分欣慰,高温天气配送外卖最怕的就是路上遇到堵车的情况,其次就是高峰时段商家订单太多忙不过来,等待取餐的时间较长,怕让顾客久等,“最开心的就是准时将外卖送到顾客的手中,顾客的一声谢谢会让我心情变好。”话毕,他布满汗珠的脸上挂上了满足的笑容。
点外卖注意留存票据
记者一打开某外卖平台,就被琳琅满目的外卖看花了眼。平台上,面、粥等中式美食一应俱全,新式的韩式炸鸡、日式料理、西式餐点、减肥轻食等产品也层出不穷,价格各不相同。为了方便消费者凑足外卖的配送门槛或满减需求,许多店家还推出了各式推荐套餐,通常是一份主食和各类小食加饮料。
“天太热了,不想出门,更不想进厨房,只想点外卖。”面对高温天,27岁的刘女士说。这种想法并非个例。对于既不想出门“觅食”,又不愿在厨房“蒸桑拿”的“懒人”来说,叫外卖成为解决“伙食”问题的首选。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中午时分,位于苍梧路一家饭店店主许先生的手机,不断接到外卖订单。忙得不可开交的他,甚至亲自上阵给外卖骑手递上已经打包好的外卖。随着最近气温只增不减,外卖订单量更是节节攀升,仅网络订餐一天的营业额就能达到近万元。
工作、生活的繁忙让不少人选择点外卖,那么,如何保证外卖食品安全卫生?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点外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食品种类:应谨慎选订冷食类食品(如凉拌菜、卤味熟食、鲜切水果、沙拉等)、生食类食品(如生鱼片等)、裱花蛋糕类食品(如含奶油糕点、芝士蛋糕等),避免选订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品种。
看订餐距离:尽量选择距离较近并可短时间送达的餐饮单位,保证从订餐到收到食品在2个小时以内食用,切勿长时间存放。消费者收到外卖员配送的外卖时,要注意查看送餐容器和包装材质是否干净整洁、保持完好,配送的食品是否变质或受到污染。
保存票据:应注意留存好消费小票、发票等相关凭证,订单截图、聊天截图、付款截图等均可作为证据留存。用餐后如发生胃肠道不适,或怀疑外卖餐饮食品来历不明的,可以及时拨打12315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王文)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